ID: 24222552

2025~2026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59张)

日期:2025-10-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51973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59张,课件,整体性,自然环境,必修
  • cover
(课件网)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结合案例,理解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Material and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elemen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Material and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elemen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0 1 -01 阅读教材第80页,回答以下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组成? 2.请举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这些要素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是什么? 上图是中国某地区的景观图,请说出图中所包含的自然环境要素?你能判断出是哪里么? 大气 土壤 生物 水 地貌 岩石 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 -01 ———气地水土生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以广西桂林为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表水丰富 河湖较多 流水作用强烈 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貌典型 红壤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自然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 干旱 大陆性 气候 植被 水文 地貌 土壤 深居内陆 戈壁、沙漠为主 贫瘠 河流欠发育 稀疏 问题探究: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结合图片,说出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特征,说明该环境下地貌、植被、土壤、河流特点 我国西北地区 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水循环 大气 大气 陆地 海洋 水汽 输送 径流 输送 降水 蒸发 降水 蒸发 生物循环 植物 微生物 环境 动物 岩石圈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 (1)水循环。回忆所学知识,画出水循环示意图。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回忆所学知识,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降水 降水 蒸 蒸 腾 发 (1)水循环。回忆所学知识,画出水循环示意图。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冷却凝固 熔化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熔化 熔化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回忆所学知识,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生物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 理 环 境 要 素 物 质 迁 移 和 能 量 交 换 整 体 性 典例剖析p101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至⑤依次代表自然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各要素,其中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C A 解析: 第(1)题,③④分别为地质和地形。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大气、水文)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项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故土壤厚度一般小于河谷,B项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提供有机质,C项错误。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一定高于草地。一方面,与草地相比,分布有林地生态系统的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气候相对湿润,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相对快,且因降水较多,没有被及时分解的有机质也易被雨水冲走;另一方面,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D项错误。 02- 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