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记在心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时作业设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到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从井冈山的号角到长征谱写的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这是一段艰辛求索、百折不挠的伟大历程。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进入红色之旅的第三站--北京天安门广场,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作为小记者的你,好好报道一下《开国大典》大事件。 小记者:_____ ★小记者初露锋芒:采访前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lóng zhòng( )举行,人民群众都huìjù ( )在天安门广场上。当毛主席xuān bù( )中央人民zhèng fǔ( )成立的时候,人群中bào fā( )出热烈的掌声。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的人民才一个个举起dēng zhǎn( )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 2.根据课文第2、3自然段,画一画开国大典会场布置。 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山( )海 四( )八( ) 五 ( )六( ) 迎风( )( ) ( )( )上升 大江( )( ) ①当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的时候,台下响起了( )的掌声。 ②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 )的时候,这雄壮的歌声传遍了( ) 。 4.《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 ★小记者崭露头角:采访中 小记者对开国大典的过程进行了梳理,请你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观看完《开国大典》后,同学们在微信群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小鱼儿: 《开国大典》是按_____的顺序叙述的,记叙了___年___月___日,在_____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_____,国旗是_____。 ※小蜜蜂:《开国大典》一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_____结合的方法写场面。写阅兵式的场面时,“点”是指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等兵种,展现了各个方阵的风采;“面”是指_____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的_____。 ※小辣椒:我们不仅要在整体上理解课文,也要抓住重点语句来感悟课文。比如“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这句话“直奔”的意思是_____。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_____的心情;还有“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句话中“一齐”比“一起”更能体现_____。 ★小记者初试身手:现场报道典礼。 如果你是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些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字说明 。(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如:毛主席出现时;宣布成立时;按动电钮时;宣读公告时……) _____ _____ ★小记者小试牛刀:采访后,抒奋进豪情。 采访后,你班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有两处语病的表述:通过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 你修改后的句子:_____。 ★小记者大显身手:国庆阅兵大事记,今昔对比。 【材料一】 1949 年开国大典阅兵奠定了新中国阅兵的基本框架,在本次阅兵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公开亮相,受阅的火炮、坦克车、装甲车、飞机几乎全为战争缴获品,号称“万国牌”装备。 【材料二】 2019 年国庆 70周年阅兵共有59 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 160 余架、装备580 台(套)。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读了课文和资料,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 _____ 《开国大典》课时作业(答案) ★小记者初露锋芒:采访前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隆重 汇聚 宣布 政府 爆发 灯盏 2..根据课文第2、3自然段,画一画开国大典会场布置。 .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排)山(倒)海 四(面 )八(方) 五 (颜)六(色) 迎风(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