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七上历史 自学文本 1、政治上面临的问题(背景),解决措施,影响 2、经济上面临的问题(背景),解决措施,影响 3、思想上面临的问题(背景),解决措施,影响 4、军事上面临的问题(背景),解决措施,影响 汉武帝即位后: 汉高祖: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政治: 问题(背景): ①诸侯王封地广大,势力强大 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措施: ①实行推恩令 主父偃 ②酎金夺爵(以各种理由削权夺地甚至除国) ③迁徙、打击地方豪强(将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④建立刺史制度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大大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 经济: 农业: 措施: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表现:①耧车(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省工省力,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②六辅渠、白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提高了产量) 手工业: 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表现:长信宫灯 经济: 商业: 问题(背景):①私人铸币未禁绝②盐铁经营权掌握在豪强手中③出现富商大贾 措施: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影响: 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推行奠定经济基础 重农抑商 思想: 问题(背景): 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措施: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董仲舒】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忠君守礼 ②兴办太学 五经为教材 ③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儒士参政,扩大了选官范围) 影响: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形成民族认同,对当今具有指导意义 为什么儒家学说能被汉武帝接受? 秦汉对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统一人们的思想。 军事: 问题(背景): 匈奴势力崛起,在冒顿单于率领下,统一漠北地区,不断南下袭扰 措施:北击匈奴 漠北战役:时间:公元前119年 将领:卫青、霍去病 过程 课本上 结果:匈奴再无力与西汉抗衡,部分归附,部分西迁 结果: 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文景之治奠定基础;汉武帝雄才大略) 大一统>大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