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389

2.3.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课件(共29张PPT3个视频)

日期:2025-10-3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9319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1,兴奋,神经纤维,传导,课件,2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时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习目标 1.阐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重点)。 2.阐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重、难点)。 苏炳添9秒83创造历史时刻 情境导入 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 1.运动员从听到发令枪响到做出 起跑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 哪些结构? 问题探讨 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效应器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群) 人类从听到声音到作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s。 2.短跑比赛中判定运动员“抢跑” 的依据是什么? 生物科学史———生物电的发现 资料1:18世纪,伽尔瓦尼意外地发现,用两种金属导体在蛙的肌肉和神经之间建立回路,蛙腿剧烈地痉挛。经过反复实验,他认为痉挛起因于蛙体内存在的电,他还把这种电叫做“生物电”。神经通过生物电使肌肉收缩。 (意大利)伽尔瓦尼(1738-1798) 使肌肉收缩起因真的是生物电吗?这个电可测吗? 资料2: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认为这只是一种纯物理现象,是两种金属的电位差引起的,而不是所谓的生物电。 资料3:蛙的坐骨神经表面电位变化实验 原理:存在电位差,电流表指针就会从正电荷一极向负电荷一极偏转。 生物科学史———生物电的发现 刺激 蛙的坐骨神经 电流表 无刺激时,电表指针怎么偏转?说明什么? 给予刺激,发生了怎样变化?又说明什么? 思考 传导形式 a b + + 刺激 - -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电信号 生物科学史———生物电的发现 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结论:共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思考1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一 目 录 一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一 根据资料2分析神经元和肌肉细胞膜内外Na+、K+分布特点? 资料1 无机盐离子是细胞生活必需的,但这些无机盐离子带有电荷,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资料2 神经细胞内外部分离子浓度。 组分 细胞内浓度(mmol/L) 细胞外浓度(mmol/L) Na+ 5~15 145 K+ 140 5 Cl- 5~15 110 带负电的蛋白质 高 低 膜外的Na+浓度高, 膜内的 K+浓度高。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一 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1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一 (1)机理: (2)电位表现: ①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上K+通道蛋白打开 K+外流 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1 跨膜运输方式: 协助扩散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一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2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一 (1)机理: (2)电位表现: ①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 ②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蛋白打开 Na+内流 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称为动作电位,即产生了兴奋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2 跨膜运输方式: 协助扩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二 目 录 一 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二 Na+ 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Na+ ++++ ++++ - - - - - - - - Na+ Na+ Na+ Na+ Na+ Na+ 局部电流的形成 1 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 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传导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兴奋因此向前传导 刺激 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 局部电流方向: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