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撞、怨”等15个生字,会写“游、戏”等6个字,会写“眼泪、水花”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小河是怎么得到快乐的。 4.体会小河、泉水、瀑布三个好朋友携手流向远方的愉快心情,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本课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河的变化,说说小河是怎么得到快乐的。 体会小河、泉水、瀑布三个好朋友携手流向远方的愉快心情,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撞、怨”等15个生字,会写“游、戏、爱、呢”4个字,会写“眼泪、水花”等12个词语。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播放小河流淌的视频):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每天都在田野间、山坡上奔跑,还会和身边的事物打招呼,它是谁呀?(小河) 2.哗哗流淌的小河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他快乐地穿过丛林、山冈,一路走来,也不知道会遇到哪些困难。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这条快乐的小河开启一次旅行吧。 3.板书课题:快乐的小河。(学生自读课题,读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出示会认字: (1)学生根据拼音认读,齐读、开火车读; (2)教师点拨字音:“怨、软、咱、坚”是前鼻音;“撞、祥、量、硬”是后舌音;“慈、擦、咱”是平舌音;“撞、软、摔、驶”是翘舌音。 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再读。 3.自主交流识字方法: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①借助动作识记:撞、摔、擦、推。 ②借助形近字对比识记:“怨” 与 “怒”; 提问:这两个字都有‘心’字底,说明和心情有关,‘怨’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比如‘埋怨’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妈妈埋怨我贪玩,就是妈妈因为我贪玩有点不开心),再通过组词 “埋怨、怨恨” 巩固。 ③换偏旁识记:吹—软 详—祥 便—硬; ④加一加:口+乌=呜 口+自=咱 马+史=驶 小结: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多!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帮助你记住这个字,那就是最好的方法! 4.游戏巩固:看,小河正在快乐的向前流着,沿途有很多漂亮的野花,只要你读准野花身上的汉字,他们就会为小河唱歌,快来试试吧。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河一路上都遇到了谁?(大山、泉水、瀑布) 2.把握大意: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本文讲的是小河在流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在大山的鼓励和开导下,先后与泉水、瀑布交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最终与他们携手并肩一起奔向远方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 (1)说一说小河在撞到大山之前经历了什么?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我流过松软的沙土,流过滑溜的泥地,野花为我唱歌,青草跟我游戏,大家都跟我好。 这句话可以体现小河之前的经历是怎样的?(快乐的) 引导思考:小河还流过哪些地方呢?(学生自主发言) 预设:流过清凉的山林、流过绿油油的草地、流过宁静的村庄、流过平坦的田野。 (4)小河撞到大山之后,他还快乐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不快乐。从“流出眼泪”“抱怨”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5)“抱怨”是什么意思?小河为什么要抱怨? 预设:“抱怨”意思是心中不满,数落别人不对;埋怨。因为大山撞疼了他,所以他抱怨。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面对小河的抱怨,大山是怎么表现的? (1)这一段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大山的特点,你能找出来吗?(慈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