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7491

6.1学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0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无止境,教学设计,格式,统编,道德,法治
  • cover
九年级下册 6.1《学无止境》 教学设计 课题 6.1 学无止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承接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经历,聚焦“学无止境”的主题,围绕“如何面对当下学习压力”“学习成为生活方式的意义”“在实践中学习的必要性与方法”“终身学习的要求”展开。它是学生从初中向更高阶段或职业领域过渡的思想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实践观与终身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三学生,正处于初中毕业的关键节点,面临升学或就业的选择,对“学习压力”有切身体会,能直观说出压力表现(如焦虑、失眠等),但对“压力的双刃剑效应”缺乏理性认知,易陷入“压力有害论”或“盲目卷”的极端。在学习认知上,部分学生对“实践学习”“终身学习”的理解较表面,认为“学习就是课本知识”“离开学校就不用学了”,且受“成功人士辍学”等案例影响,对学校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实践经验有限,对“在实践中学习的具体收获”感知较弱,需结合其生活与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核心 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培养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的态度,尊重父母与老师的期望,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实践中锤炼自身、服务社会。 2. 健全人格:学会辩证看待学习压力,克服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塑造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性格,具备终身学习的心理准备。 3. 责任意识:明确学习是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理解实践学习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的意义,树立“持续学习、服务社会”的责任观念。 重点 正确面对当下学习压力的方法;学习成为生活方式的原因;在实践中学习的必要性与方法。 难点 辩证理解学习压力的“双刃剑”效应;认同“学校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基础,实践学习是学校学习的延伸”;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落实到行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具体活动: 结合学生即将毕业的现实提问:“即将初中毕业的你们,有的将继续求学,有的将步入职场,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该如何坚持学习、做好规划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1 学无止境》,一起寻找答案。” 学生具体活动: 跟随教师引导,思考自身面临的学习与发展困惑,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以学生“毕业选择”为切入点,贴近其现实关切,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课解决“学无止境”与“成长规划”关联的价值,为新课教授铺垫。 讲授新课 板块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 环节1:案例分析“学习压力的表现与评价” - 教师具体活动: 呈现“小青和妈妈的对话”案例,提问:“大家如何评价小青的做法?”待学生说出“做法不对、焦虑、推卸责任”等观点后,总结小青行为的错误点(违背作息规律、损害健康、不尊重家长、推卸责任),进而引导学生分享自身学习压力表现(焦虑、失眠、烦躁等)。 - 学生具体活动: 分析小青案例,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学习压力表现,初步认识“错误应对压力”的危害。 2. 环节2:理论总结“学习压力的原因、影响与应对” - 教师具体活动: 基于案例与学生分享,总结学习压力的原因(父母期望、升学压力、科目难度、同学竞争等),引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讲解“压力双刃剑效应”(适度压力激发潜能、过度压力降低效率、无压力停滞不前),并呈现教材中缓解压力的方法(转移注意力、身体放松、自我暗示、保持适度紧张、注重学习方法),结合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尝试的具体做法”。 - 学生具体活动: 理解“压力双刃剑”的理论,记忆缓解压力的方法,思考自身可落实的具体行动,明确“正确面对当下学习,调整心态、用对方法”的要求。 板块二: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 环节1:案例与名言分析“学习的意义” - 教师具体活动: 呈现“韦编三绝”“闻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