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8026

2025-2026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42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试卷,历史,月月,学年,七年级
  • cover
2025-2026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某校“华夏寻根”社团策划“探寻境内最早古人类活动遗迹”考察活动,目标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古人类之一的遗址。他们的目的地应是(  )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蓝田 C. 云南元谋 D. 浙江余姚 2.比较“古猿想象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A. 已经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B. 完全具备了现代人特征 C. 仍然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D. 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3.在学校考古实践教学中,老师展示了四组“原始人类研究资料”: ①元谋人遗址的牙齿化石与炭屑 ②《史记》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 ③山顶洞人遗址的穿孔骨针 ④网络百科“北京人生活习性”词条 属于第一手资料组合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远古人类探源”主题学习中,整理出以下考古资料(如表)。这些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炭屑、烧骨化石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 A. 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样 B.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学会人工取火 C. 中国是原始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D.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5.大汶口文化后期,人们能够制作出较为精致的陶器,但考古发现同一墓地墓葬品中的器物多少不一,有的上百件,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  ) A. 出现贫富分化 B. 居民财产地位平等 C. 墓葬文化盛行 D. 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6.绘制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式。下面思维导图中▲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铁制农具推广 B. 旧石器时代出现 C. 原始农业兴起 D. 畜牧业取得发展 7.古往今来,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要探寻人类的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口头传说 B. 史书记载 C. 神话故事 D. 考古发现 8.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北上,直达东周都城洛邑郊外,陈兵示威,并向周王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这一典故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楚庄王想统一全国的愿望 B. 春秋时期楚国的工艺水平高超 C. 楚庄王对九鼎非常感兴趣 D. 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崛起 9.人们常称现在的北京地区为“燕蓟之地”,山东地区为“齐鲁大地”,这一现象与周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礼乐制 D. 世袭制 10.某学习小组创作了三幕历史短剧,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第一幕铁犁牛耕,经济发展 第二幕王室衰微,诸侯难控 第三幕诸侯崛起,战乱纷争 A. 夏朝建立 B. 西周分封 C. 春秋争霸 D. 商鞅变法 11.西周有严密的礼乐制度,如与礼仪配套的乐舞,天子用64人的规模,诸侯用36人的规模,大夫用16人的规模,不得擅自越级。但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却用64人规模的乐舞宴飨宾客。春秋后期宴会乐舞使用规格的变化反映出(  ) A. 鲁国音乐艺术水平最高 B. 春秋时期乐舞人数增加 C. 西周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D. 鲁国大夫想取代周天子 12.七年级历史社团开展“人类工具发展史”探究活动,整理出四类生产工具遗存,按出现时间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①骨耜 ②砍砸器 ③青铜铲 ④双镰铁范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13.《三字经》中“五霸强,七雄出”的记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的演变。下列诸侯国中,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但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晋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燕国 14.考古工作者在殷墟中,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以及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据此,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 尧舜禹的禅让传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