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人参观了英、法等西方大国展示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材料中的“创造发明”来自(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感应现象等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等的相继发明及应用无不基于此理论。这体现了( ) A.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B.内燃机推动了交通变革 C.科学研究推动发明创造 D.大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3.观察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万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他整理的笔记的主题是( )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1879年,爱迪生研制出耐用的白炽灯泡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据1922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使美国政府在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192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爱迪生的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达到157.25亿美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爱迪生的发明( ) A.出现的时代背景 B.研发的有利环境 C.自身的局限之处 D.带来的经济效益 5.下表内容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时间 人物 主要成就 主要影响 18世纪 瓦特 改进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 斯蒂芬森 发明蒸汽机车 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19世纪 爱迪生 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 本茨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A.科技创新制约经济发展 B.思想解放引领社会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社会转型 D.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代蒸汽成为主要能源,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是( ) A.煤炭 B.电力 C.石油 D.核能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推动交通工具革新的核心发明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动机 D.发电机 8.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以上化学合成材料最早出现于(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早期殖民掠夺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9.以下四幅照片反映了工业化( ) A.为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B.使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 D.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贫富分化加剧 10.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探究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生产领域。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科学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投入实验的资金越来越多 D.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11.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国家主要在殖民地进行直接的财富掠夺。但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大量修建铁路、港口,开设工厂、银行,强迫殖民地成为它们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反映出( ) A.欧洲国家的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 B.资本主义制度向全球范围扩展 C.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激烈 D.殖民地区的社会矛盾不断加深 12.DeepSeek能根据用户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并挖掘有价值信息,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学习,以及通过智能助手和聊天机器人实现快速的自然语言交互。小明想用DeepSeek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指令最合适的是( )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铁路时代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