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8135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100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历史,下册,13课,罗斯福,新政
  • cover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崩盘,一天之内,300亿市值蒸发,800家银行倒闭,900万个银行账户消失。以上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带来的恐慌 B.马歇尔计划失败 C.经济大危机爆发 D.同苏联开展军备竞赛 2.20世纪20年代,为了扩大消费市场,美国很多银行扩大信贷业务,商业界普遍采用赊购法和广告来推销商品。这些做法( ) A.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 B.刺激民众实际购买力的提升 C.埋下了经济危机爆发的隐患 D.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3.1929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材料直接反映出( ) A.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秩序濒临崩溃 B.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 C.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速了法西斯上台 4.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的最大影响是( ) A.法西斯势力开始兴起 B.资本主义开始完善自己 C.中国等落后国家更加依赖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D.绥靖政策大行其道 5.如图是1925﹣1937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其中1933﹣1937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上升,是因为( ) A.开展了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C.进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D.通过《农业调整法》指导经济 6.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1931年苏联从美国进口的机器设备占美国出口设备总量的50%……苏联利用西方专家和技术人员过剩的有利时机,大量招聘人才到苏联工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筹集资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B.美苏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 D.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推行 7.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8.“在新政期间,国家不再干预劳资纠纷,而是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美国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经济危机困境 B.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C.挽救资本主义制度 D.缓和劳工矛盾 9.1935﹣1937年比利时国民统一政府的改革被反对派谴责为盲目抄袭美国的新政;1933年,英国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督促英国政府效法罗斯福实行新政。这反映罗斯福新政( ) A.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B.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C.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影响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10.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埋下了伏笔。这里的“新变化”指的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美苏争霸 C.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D.“信息时代”的到来 11.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企业必须遵守公平竞争规则,设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这一措施体现新政的特点是( ) A.彻底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B.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完全依赖市场自我调节 D.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二、材料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期间,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民众生活困苦。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 193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