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知识点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以自然界的 各种现象 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 原因 和 规律 。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 解释 和 预测 。科学研究要善于 观察 ,勤于 实验 。 2.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 事实 与 证据 ,这些事实与证据可以帮助我们 认识世界 。 3.科学改变了人们的 思维方式 、 生产方式 和 生活方式 。人类在利用 科学技术 改变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 滥用 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例如:白色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污染、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4.我们要不断地 探索和发现 问题, 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学会 科学探究的方法 ,正确运用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2节 科学测量 1.测量是一个把 待测的量 与 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 没有 意义的。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 ,单位符号是 m 。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km)=1 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 000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3.刻度尺 (1)刻度尺的构造 示意图 分度值 指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量程 指 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注意事项 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 分度值 决定的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选正确:认清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位置 、 量程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 量程 。刻度尺的 分度值 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放正确:将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 紧挨 被测物体。 ③看正确:读数时视线 正对 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④读正确:读出 准确 值和 估计 值。 ⑤记正确:记录时必须注明 单位 。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4.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一般步骤 ①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 ②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③将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 紧贴 被测物体,刻度尺上的 零刻度线 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垂直 。 (2)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①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将微小量变成较大量的测量方法,不仅能使测量过程变得容易,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 周长 。使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记下轮子滚动的 圈数 ,则曲线的长度等于轮子的周长与滚动圈数的乘积。 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利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先将棉线一端固定在曲线的一端,再沿着曲线逐步放置棉线,使棉线与曲线 完全重合 ,将曲线的终点位置标记在棉线上,最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一端到标记点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④组合法:利用 直尺和三角尺 测量物体直径。 5.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 量筒或量杯 。 实验:测量物体的体积 6.体积测量的方法 (1)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①看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②量筒必须放在 水平桌面上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 凹形液面最低处 相平。 (2)形状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的尺寸,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体积。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 排水法:①取适量的水倒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V水;②将物体 全部浸入 水中,读出总体积V物+水;③得到物体的体积V物= V物+水-V水 (用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