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22945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赏析——月亮》教学设计+课件 (2份打包)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3185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赏析——月亮,打包,2份,课件,教学设计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赏析———月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月亮这个常用意象的基本内涵。 2.能够结合月亮这个意象的内涵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掌握月亮这个常用意象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月亮这个意象的内涵去赏析诗歌。 课时安排:9分钟 教学过程: 导语: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下面我们来分析其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月亮。 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 人们对月亮的美称有: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举例概括月亮这个意象的基本内涵: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是千古绝唱。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2、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