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1553

八上7.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上,藤野,先生,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ěi) 发髻(jì) 驿站(yì) 杳无消息(yǎo) B. 畸形(jī) 不逊(xùn) 诘责(jié) 油光可鉴(jiàn) C. 瞥见(piē) 匿名(nì) 教诲(huǐ) 抑扬顿挫(cuò) D. 解剖(pāo) 芦荟(huì) 深恶痛绝(wù) 摩天(mó)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致 落第 托辞 精通时事 B. 樱花 掌故 裹脚 正人君子 C. 宛如 凄然 和蔼 好意难却 D. 标致 枪毙 客死 物以希为贵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可谓“正人君子”。 B. 这位教授学识渊博,讲课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真可谓“精通时事”。 C. 自从他转学后,就一直杳无消息,同学们都很想念他。 D. 他这种对工作精益求精、深恶痛绝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B. 通过学习《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使我对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 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不再发生,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D.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是因为他意识到精神上的觉醒比身体上的强健更重要。 5.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 B. 课文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我”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暗线,两条线索交织贯穿全文。 C. 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学者。 D. 课文中“匿名信事件”和“课堂电影事件”是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等,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B.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呜呼,无法可想!” C.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D. 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7.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B.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反语) C.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D.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排比) 8.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2)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A. 毕竟 待遇 B. 究竟 待遇 C. 究竟 礼遇 D. 毕竟 礼遇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多篇回忆性散文。 C.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