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1797

【精品解析】【浙教版】九上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B(范围1.1-3.4)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3813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阶段性,1.1-3.4,范围,试卷,测试,期中
    【浙教版】九上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B(范围1.1-3.4)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5·浙江二模)如图是某山景公园的等高线图。某同学从 B 点匀速走到A 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克服重力做功 B.动能逐渐增大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D.机械能不守恒 【答案】D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A.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力,二是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BCD.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解答】 A.由等高线图可知,B点的高度为200m,A点的高度为100m,从B点到A点高度下降100m,此时重力做功,故A错误; BCD.该同学在匀速下山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高度不断变小,故重力势能逐渐减小,下山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因此机械能会减小,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4物质的分类(二) )下列各选项中,各概念之间能构成图中包含关系的是(  ) 。 选项 1 2 3 A 化合物 单质 金属 B 水 氧化物 化合物 C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D 纯净物 化合物 酸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碱、酸、纯净物等物质类别的关系分析。 【解答】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B、水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C、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纯净物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九上·杭州期中)下列甲乙丙丁四幅生活实例图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 甲: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乙: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丙:物体在绳子力作用下升高 丁:用尽全力搬石头,搬而未起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甲:小车受到向左的推力,且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因此推力做功; 乙:滑板受到手向上的提力,而它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即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此不做功; 丙:物体受到拉力竖直向上,且物体向上通过距离,因此拉力做功; 丁:石头受到人的作用力,但是它没有移动距离,因此不做功。 则做功的是甲和丙。 故选B。 4. 一定温度下,向 ag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 NaOH 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OH)3 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 的质量为n g B.P 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 达到饱和状态 C.m=c-a D.生成 Fe(OH)3的质量为(n-b+a)g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溶液质量变化量等于加入到溶液中的物质的质量与从溶液中析出的沉淀的质量之差。 【分析】A、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等于氢氧化钠的质量与氢氧化铁质量的差值,当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溶液增重的质量等于所加氢氧化钠的质量,可知氢氧化铁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增加量变快,结合图像可知,当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ng时,氢氧化铁恰好完全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P点后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大,可知该溶液不再继续溶解氢氧化钠,即已达饱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m-n=c-b,则m=c-b+n,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生成 Fe(OH)3的质量为 (n+a-b)g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4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