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图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B.已形成较大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C.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 D.私有制已经产生 2.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从文化特征来看,隶属于东夷大汶口文化系统,又带有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这体现了新石器时代( ) A.已经迈入文明时代 B.国家共同体意识增强 C.南北贸易往来频繁 D.地区间文明交流互鉴 3.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 A.彩绘陶器 B.黑陶 C.青铜器 D.玉器 4.某电视片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应该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6.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B.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C.城中发现20多万千克的炭化稻堆积 D.古城外围分布着体量巨大的水利系统 7.“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C.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 D.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 8.在大汶口出土的墓葬中,既有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等,这与葬在同一墓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 A.发明陶器制作技术 B.出现财产私有现象 C.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9.如图所示文物为蛋壳陶高柄杯,它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黑陶。它所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是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红山文化 D.龙山文化 10.下列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的是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良渚文化 D.二里头遗址 11.春秋战国时期,公田抛荒、私田大量开垦的制度性矛盾大量出现,引致土地私有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逐步崩溃 C.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 D.各国开展变法运动 12.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二者( ) A.反映了生产力水平不同 B.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立场 C.反映了向善的最终追求 D.体现了强烈的民本色彩 13.如表是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的高度评价,其评价的主要视角是( ) 摘录内容 来源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A.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以法治国理念的推行 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14.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这一现象( ) A.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B.维系了王室的团结 C.确保了政权的稳定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5.东汉王朝征服匈奴后,将其内移在“边境八郡”(相当于现在的甘肃、陕西和内蒙古),同时又将其他郡县的汉民大量的迁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