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2312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7次 大小:283962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课件,抗战,全民族,七七事变,17课
    (课件网)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七七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淞沪会战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四、南京大屠杀 通过了解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和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通过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02 03 01 了解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时空观念、史料证实) 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抗日的爱国精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程引入 1、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地区推进。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 “鉴于南京政府近来反日行为日益频繁…为维系帝国自开国以来对华之一贯积极政策,为帝国安全和国民生计考虑,务必革除之前保守做法,限期动员80万兵员,给予其全面重大打击…占领华北之北平、天津及华东之上海…并准备战争长期化。” ———《日本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 要速战速决 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7月底,平津失陷。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2、概况 1、背景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7.8) “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7.17)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中国共产党遵从三民主义,停止一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活动,取消苏维埃政权,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等。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 在中共中央的多次催促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经过半年多艰难曲折的谈判,以中共中央《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为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