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2545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7.古诗二首 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6598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 cover
小学语文__二_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阅读任务群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地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2.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 喜欢汉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 阅读与鉴赏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借助图画阅读。 3.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看图说话,能描述图画的主要内容。 喜欢阅读童话、儿歌等,根据提示提取文本显性信息,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 表达与交流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朗读课文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简单评价他人朗读。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在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①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游览、参观过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初步感受到自然的美;能够通过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 ②二年级学生对背诵古诗并不陌生,有些同学已经会背这两首诗了。因此朗读、背诵难度不大。 ③词句理解能力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的 方法。 ①二年级学生缺少对描述景色词语的积累和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 ②对“依”“挂”“尽”的含义理解不了,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上感到困难。 ③“炉”和“庐”在字形上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混淆。 ①老师给出“想象画面”这个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悟意明理。 ②鼓励学生发现词语的构词方式,积累词语。 ③通过比较教学法,突出这两个字的不同点,同时,设计一些有趣的字形记忆游戏。 ④通过联系实际、借助图片、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感受词语的意义。 课时目标 1.通过图文结合、识字卡片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的字,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能够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重点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蕴含的哲理,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任务一:突破识字写字 通过形近字区分、图文结合、词语运用等方法认识生字,观察汉字结构,按照笔顺正确书写。 任务二:看图说画面 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所描绘的画面,尝试背诵。 任务三:多种形式朗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通过配乐读、赛读、教师范读等形式有感情朗读。 评价任务四:理解故事说意思 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时驱动 任务 “壮美河山”观察创作绘本集 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卷,藏着无数美丽的风景。在一千多年前,有两位诗人登高望远、遥看瀑布,把他们眼中最壮丽的景色,用诗句永远地留了下来。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用短短几句诗,就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那雄伟的黄河、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二首》,化身小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中的美景读出来、画出来、讲出来吧!! 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预设: 我是识字小达人———会写(任务一:读好古诗,扫除障碍) 图文结合———观察记录(任务二:描绘画面) 多种形式朗读———表达交流(任务三:朗读古诗) 理解故事表情感———创编手册(任务四:说意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