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4365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复习课件(16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8526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单元,八年级,建立,PPT,1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整体感知:概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革命派。他们的目标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扫清障碍。 民主革命:指这场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这区别于以往农民起义只是为了改朝换代。 这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 1.宣告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大步。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这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因 果 创兴中会 成同盟会 萍浏醴起 安庆起义 广州起义 民国成立 宋教仁刺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189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7年 时间 演变 大事年记 时代特征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共和制度建立 资产积极民主革命兴起、发展 中华民国的建立 君主专制被推翻 整体感知:时空 革命人士 孙中山 章炳麟 陈天华 邹容 秋瑾 黄兴 宋教仁 整体感知:目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帝制复辟 与军阀割据 回答“谁来革命”和“革命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同盟会成立,标志着革命力量有了统一的领导。“三民主义”的提出,为革命制定了明确的纲领。这一切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 讲述了革命如何从准备变为现实。武昌起义的枪声一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迅速瓦解。最终,中华民国建立,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的最重大成果。 揭示了革命的不彻底性。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先是试图恢复帝制,失败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这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真正统一、民主的共和国———并没有完成,革命最终失败了。 革命准备 革命高潮 革命失败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一个团体: 三场起义: 一个政党: 时间: 1895年在檀香山成立 地位: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时间: 地位: 口号: 1905在东京成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 失败,但是成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公历未名,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 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我们要想拒洋人, 只有讲革命独立。 ———陈天华《警世钟》 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使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得以传播,促进革命团体的建立,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民族 民权 民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问题 前提 核心 补充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1:反封未反帝 局限2:未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历史解释 辛亥革命 广义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到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为止,整个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制度的革命运动。 狭义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由新军士兵发动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整个革命运动的高潮和直接导火索,最终导致清朝崩溃。 性质 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