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036

第四章 习题课6 动能定理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235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第二,必修,2019,教科,物理
    习题课6 动能定理的应用 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00 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20 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的平均作用力是200 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停止,则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20 J B.2 000 J C.500 J D.4 000 J 2.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左开始运动,起始点A与一轻弹簧O端相距s,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开始碰撞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为(  ) A.m-μmg(s+x) B.m-μmgx C.μmgs D.μmg(s+x) 3.在离水平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水平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A.mgh-mv2-m B.mv2-m-mgh C.mgh+m-mv2 D.mgh+mv2-m 4.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 s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  ) A.从第1 s末到第3 s末合力做功为4W B.从第3 s末到第5 s末合力做功为-2W C.从第5 s末到第7 s末合力做功为W D.从第3 s末到第4 s末合力做功为-0.5W 5.如图所示,AB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μmgR B.mgR C.mgR D.(1-μ)mgR 6.枭龙战机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军用飞机,在某次训练过程中,质量为m的战机以恒定的功率P启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经过时间t0,战机达到最大速度vm时刚好起飞,关于战机起飞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动机的牵引力做功为Pt0 B.战机滑行的位移等于 C.发动机的牵引力所做的功大于m D.战机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Pt0-m 7.(多选)如图所示,一滑草场的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含人)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 37°=0.8),则(  ) A.动摩擦因数μ=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 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一半圆形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轨道位于竖直面内,其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向左推物块使其压紧弹簧,然后放手,物块在弹力作用下获得一速度,当它经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簧弹力对物块做的功; (2)物块从B到C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再落回到水平面上时的动能。 9.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  ) A. B. C. D. 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的水平距离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 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Fx-mgh D.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mv2+mgh-Fx 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的倾角θ=53°,BC为水平面,BC长度lBC=1.1 m,CD为光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