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35163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同步练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3325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九年级
,
统编
,
年历史
,
2025-2026
,
答案
,
9课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eq \o(\s\up7(),\s\do5( ))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兴起: (1)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 (2)兴起:从10世纪起,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自治: (1)手段: 和 。 (2)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 (3)表现:市民是自由人,享有 ,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4)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由于城市是有着一定的特权的地区,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农奴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生产活动: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居民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 的繁荣, 阶层逐渐形成。其中富裕的 、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 。 三、大学的兴起 1.兴起: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 2.类型: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3.自治: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 4.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eq \o(\s\up7(),\s\do5( )) 图说历史 教材图片《中世纪大学课堂》 这幅“中世纪大学课堂”图,展现了知识传承的珍贵一幕。讲台上教师侃侃而谈,台下学生身着长袍,或专注聆听,或低头沉思。中世纪大学在宗教与世俗交织中兴起,是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殿堂,为后世高等教育奠基,孕育了无数智慧火花,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材料探究 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北宋年间,涌现出以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太室山嵩阳书院、回雁峰石鼓书院)为首的大批书院,南宋更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学者都在书院任教,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同时,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 ———摘编自杨果《也谈宋代书院与 同时代的欧洲大学》等 材料二 虽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没有一个确定的日期,但一般认为,最早的大学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等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希贤希圣”之士,强调“进德”与“修业”的双重提升。在课程内容上,书院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同时融入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和历史典籍,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承。相比之下,欧洲最早的大学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1课 五四运动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