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500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二中锦尚校区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3993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试卷,历史,月月,2025-2026,学年,七年级
  • cover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二中锦尚校区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 ①传说 ②遗址 ③化石 ④文献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以下图示是小明制作的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发展时间轴,①处对应的古人类是(  ) A. 郧县人 B. 北京人 C. 和县人 D. 蓝田人” 4.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他是哪种远古人类?”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居民 5.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为全国100项重点大遗址保护计划,是因为该遗址(  ) A. 可以展示北京古老的民俗风情 B. 有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能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 C. 在这里发现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D. 地处郊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 6.考古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探索工具。考古学家在湖北某遗址先后发现三个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有石核、石片、尖状器和刮削器等。由此推断,该遗址古人类 A. 能制作和使用工具 B. 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C. 已经出现爱美意识 D. 与现代人十分相似 7.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A. 都使用磨制石器 B.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 都会制作工具 D. 都懂得人工取火 8.央视《探索 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 A. 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 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C. 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 D. 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 9.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有打磨的石器、骨器、碳化稻谷、猪和水牛等家畜的骨头,还有陶器木制船桨和木制建筑残件等。这说明当时(  ) A. 农作物品种得到改良 B. 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C. 牛耕技术得到了发展 D. 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10.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下栏式房子 ④开挖水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文物“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从文物特征中可以说明河姆渡居民(  )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文物特征 一组同心圆,一圈火焰纹,构成了一轮炽烈蓬勃的太阳,两侧长着钩喙的乌ǎo首望天,仿佛在引吭啼鸣。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似浴火而舞。整件蝶形器雕刻在象牙上。 A. 能制作精美的石器 B. 学会制造彩陶的技术 C. 步入奴隶社会时期 D. 具有原始的审美观念 12.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粟的是(  ) A. 北京人 B. 黄帝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13.王林同学在陕西某远古人类遗址进行了研学活动,下面是他找到的相关资料,据此说明半地穴式房屋(  ) 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出现在半坡遗址。北方地区寒冷干燥,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与现在的窑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有一部分深入地下,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A. 是长江流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