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 汉 的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三、黄巾起义 衰 兴 课程目标 2024版新教材 素养目标 立足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知道“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 立足史料实证,理解“光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学会提取信息,运用表格进行对比,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 立足史料实证,知道黄巾起义的背景、概况、特点和影响。 2022版新课标 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盛衰的原因。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材料一 汉武帝病逝后,西汉后期的皇帝有的依靠外戚,有的不理朝政,导致大权旁落,朝政越来越腐败。 材料二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饥馑仍臻。餧(wèi,饥饿)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西汉后期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 大权旁落,朝政腐败,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 1.西汉灭亡 2.王莽篡汉 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改制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公元25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220年 西汉建立 新朝建立 东汉建立 东汉灭亡 西汉 新朝 东汉 3.东汉的建立 措施 改善奴婢处境 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刑罚 整顿吏治 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影响 4.光武中兴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反映高超雕塑艺术,反映东汉社会安逸祥和的景象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梳理东汉经济继续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 青瓷技术提高 东汉集市画像砖 ①农业发展 ②手工业水平提高 ③商业繁荣 5.东汉经济 素养探究一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 指出统治者政策的共同之处,启示 治世局面 目的 政策 启示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巩固统治 ①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③轻徭薄赋; ④民族关系和睦。 ①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 ②统治者要以民为本; ③发展经济。 二、东汉的衰亡 皇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即位年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幼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卒年 33岁 27岁 2岁 32岁 8月卒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6月废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 外戚梁冀先后立过三个皇帝,一家中7人封侯,出了3个皇后、6个贵人、2个大将军、有3个驸马;其家产达30多亿,相当于国库一年租税的一半。汉质帝因说他是“跋扈将军”而被他毒死。 导致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1.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9.5岁 平均寿命是:24岁 观察图片,反映了东汉时期哪一政治现象?有何危害? 东汉绿釉陶水亭 东汉车马出行壁画(局部) 2.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导致割据局面形成 武士守卫 高级官员出行 豪强宅院 (1)背景: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太平御览》 (延熹九年)三月,司康、豫州饥死者什四五。 (熹平二年)正月,大疫。 (熹平四年)四月,郡国七大水。 (熹平六年)四月,大旱,七州蝗。 3.黄巾起义 思考:东汉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呢? ①东汉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②自然灾害频发。 民众反抗黑暗统治的情绪 我们实在忍不下去了!!! 3.黄巾起义 那就跟我混吧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张角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后期,改刺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瓦解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中国再一次进入群雄争霸的时代。 思考: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标志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