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6446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19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89483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 cover
(课件网) 前1046 前771 前770 前476 前475 前221 西 周 东 周 武王定都镐京 平王东迁洛邑 犬戎攻陷镐京 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得名 因西汉刘向编撰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得名 我国奴隶社会 逐渐瓦解 我国封建社会 逐渐形成 秦 统一六国 前256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壹 王室衰微,动荡变化起 依据周礼,在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诸侯郑国国君)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 郑庄公为什么敢违犯周礼、犯上作乱呢? 诸侯强大,王室衰微 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 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当时存在什么问题? 礼崩乐坏 周天子 有地 有臣 有钱 地少 权弱 钱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定期朝觐纳贡 周天子直接管辖仅洛邑一带 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 不再定期朝觐、缴纳贡赋 1.王室衰微的表现 西周 春秋时期 —实行分封制 授民授疆土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有权 权弱 ①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②周王室统治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 ③诸侯国实力崛起 壹 王室衰微,动荡变化起 2.王室衰微的结果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周天子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想一想: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材料:平王之时(平王统治时期),周室衰微(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强并弱(诸侯变强,兼并弱小国家),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权在诸侯手中)。 ———《史记 · 周本纪》 壹 王室衰微,动荡变化起 贰 诸侯争霸,动荡变化频 ①周王室衰微; ②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大诸侯国之间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 1.诸侯争霸原因 ③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争霸形势图 桓公 文公 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 春秋末期:吴国、越国迅速崛起,先后北上称霸 名义上仍然尊重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霸主以天子的旗号领导各诸侯国驱除夷狄对华夏族的侵略。 尊王攘夷 贰 诸侯争霸,动荡变化频 2.诸侯争霸概况 贰 诸侯争霸,动荡变化频 齐桓公首霸原因: 材料二: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主持国政。管仲不负重托,治国有方,辅佐齐担公成就大业。 材料三:“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怗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公羊传·僖公四年》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力增强。 2 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富庶。 1 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号令诸侯,获得政治上的优势。 3 考一考: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成语有哪些? 本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管 鲍 之 交 典故出自春秋时楚庄王的故事。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 鸣 惊 人 原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 避 三 舍 原指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后用于比喻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野心。 问 鼎 中 原 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卧 薪 尝 胆 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数代都互相通婚以结盟好。后泛指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 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