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主题图中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把6块糖分成3份的操作过程,并直观呈现结果。借助机器人的话,突出平均分的意义。 例1借助主题图中“分饼干”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到平均分的结果,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学习目标】 1.结合“分糖果”的具体情境,能说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能将物品按指定的每份数量进行平均分,并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学习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学习难点】 能将物品按指定的每份数量进行平均分。 【评价任务】 1.通过小组合作将6块糖分成3份的操作过程,通过对比能说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检测目标1。 2.借助学具摆一摆,或者圈一圈的方法将8袋饼干,每2袋一份,分成几份的过程,并能说出“一共多少个每几个一份,一共分成了几份”检测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主题图) 师:这个班的同学周末要去秋游,他们准备了一些吃的、喝的,正准备分给班上的同学们呢,我们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 预设:饼干、橘子、糖果、香蕉等。 这节课我们就帮助他们一起来分物吧。(板书: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平均分。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要将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样分呢?请大家用手上的圆片代替糖,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伴交流) 师:大家都分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预设1:我分成了这样的3份。 预设2:我分成了这样的3份:1份1块,1份2块,1份3块。 预设3:我分成了3份,每份都是2块。 师:大家都动脑筋完成了学习任务,你们更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预设:第3种分法公平,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师小结:我们在分物品的时候,可以每份分得不同样多,也可以每份分得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按每份数量进行平均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1) 师:刚才我们分了糖,现在我们来分饼干。出示学习要求: 将8袋饼干,每2袋分成1份。 摆一摆:用圆片代替,摆一摆,圈一圈。 说一说:每2袋一份,正好分成了()份。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学习结果吧。 预设:每2袋一份,分了这样的4份,正好分完。 师:大家都是这么分的吗?大家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 预设1:我发现每份都是2袋。 预设2:每份都是2袋,就是平均分。 师:如果将12袋饼干,每3袋一份,能分成几份呢?请现在在书本上圈一圈,然后与同伴交流。 (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伴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圈的?共分成了几份? 预设:题目要求“每3袋一份”就是3袋3袋地圈。 12袋饼干,每3袋一份,能分成4份。 师: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吗?这里分成了4份,每份是多少?你有什么感悟? 预设:每份都是3袋,这样就是平均分。 师:是的,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巩固应用,训练提升。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第1题。 第1题呈现了四种糖果的分法,让学生判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强化学生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可以先让学生读题,并说出自己的选择,教师追问:问什么? 2.完成教材32页“做一做”第2题。 第2题呈现已经平均分后的枫叶,让学生填出总数、每份数和份数,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理解的同时,体会如何用语言表征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为学习除法的含义打下基础。 让学生独立完成,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3.完成教材32页“做一做”第3题。 第3题要求学生按照“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可以先让学生圈一圈,然后填一填,完成后指定学生回答。 本题一是巩固对“每几个一份地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