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测评卷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14分) 我和母亲坐船到乡下的外祖父家去,看到了一只鸟悄悄搭了我们的船,红色的长嘴,cuì lǜ( )的yǔ máo( ),比鹦鹉(lí wǔ)还漂亮!它还边搭船边bǔ yú( )吃呢。到了乡下,我在草地上尽情wán shuǎ( ),看到盛开的蒲(bú pú)公英(yīn yīng),它们有许多絮状róng máo( ),使劲一吹,就像,慢悠悠地飞向远方,有趣极啦!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3.文段中画“———的句子是“我”对翠鸟哪个方面的观察?(3分)( ) A.外形 B.习性 C.捕食 D.大小 4.下列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短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一团小小的棉絮 B.仙女长长的头发 C. 一片片雪花 D.小小的降落伞 二、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请你帮助他们选一选吧!(10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站 张 探 咬 B.站 张 吐 舔 C.爬 伸 探 咬 D.爬 伸 露 舔 2.下列句子不是在描写事物变化的是( ) A.花盆里的兰花早上还没有新叶,我放学回家时它就长出新叶了。 B.三角梅的花瓣前些天还是红艳艳的,这几天就有点儿干枯了。 C.早上的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就像调皮的小孩。 D.门口的那块石头一动不动,就像一个坚定的战士在站岗。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每天,都有一批含苞的花蕾在等待开放。②等到夕阳西沉时,花瓣便收缩起来。③ 花瓣苏醒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④ 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在人的注视之下迅速完成。⑤日出前,它们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儿要开的意思。⑥可是一见阳光,它们就即刻开放。 A. ③④②①⑤⑥ B. ①⑤⑥③④② C. ①⑥③②④⑤ D. ③④①②⑥⑤ 4.下列对课文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翠鸟的描写非常详细,是因为他观察得非常仔细。 B.《搭船的鸟》中翠鸟的一系列动作体现出翠鸟捕鱼技术的高超。 C.《金色的草地》中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的张开。 D.《金色的草地》中的“一本正经”是指“我”假装严肃的样子。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观察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内容不要观察。 B.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随时记下来。 C.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所观察的事物有更深的了解。 D.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 三、观察句子特点,按要求进行仿写。(5分) 例: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向日葵就像_____。 四、同学们分享了一篇有关观察的非连续性文本,请读一读,并完成练习。(18分) 太阳与影子 [材料一]①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②一天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望了望自己的影子———咦,影子怎么缩短了?比往常短了好多呢!难道影子会自己变小?我疑惑了,便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没有回答我,让我自己去想。 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对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一个晴朗的早晨,7点整,我在地上找了一个点,做了一个标记,然后把竹竿的一头放置于标记上,竹竿和地面垂直,阳光照在竹竿上。我用粉笔把影子画了下来,影子在竹竿的正西面,长度是竹竿的两倍。到了9点,外面开始热了起来,这时候的影子大概和竹竿差不多长,位置在竹竿的西北面。中午12点,烈日当空,强烈的阳光照在竹竿上,竹竿的影子清晰可见,长度大约只有竹竿的四分之一,位置也发生了变化,转移到了竹竿的正北面。下午3点,阳光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这时的影子分明又变长了,影子的位置转移到竹竿的东北方向。下午5点,太阳要落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