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704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梳理(第二单元)

日期:2025-10-3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1次 大小:109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梳理
  • cover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梳理(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水 第1课时 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常见的可以流动的物体。在自然界中,水不断变化,有时候变成云,有时候变成雨,有时候变成冰和雪。 2.用湿布擦黑板,水会变成水蒸气。这种水消失的现象叫蒸发。 3.水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蒸发。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4.水是一种液体,可以流动,会随着容器形状改变自己的形状。 5.很多液体也会像水一样蒸发,变成看不见的气体,如医用酒精。 第2课时 水珠从哪里来 1.水蒸气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变成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2.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碰到冰凉的窗户,会变成小水珠。 第3课时 水沸腾了 1.不断给炉火上的水加热,杯子里的水会沸腾,冒出大量的“白气”。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 3.用酒精灯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中不要触碰容器,加热结束时,也不要马上触碰器材,以免烫伤;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4.测量水温时:手拿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读数时眼睛要平视;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实验时戴上护目镜,以免液体飞溅到眼中。 6.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保持不变。 7.水蒸气离开沸腾的开水,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8.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会放出热量,水沸腾时,水蒸气的温度要比100℃高。 9.用烧水壶烧水,水沸腾时会向外喷出大量水蒸气,甚至可以将水壶盖子掀开。瓦特就利用这种原理改良了蒸汽机,改良后的蒸汽机成为早期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器。 第4课时 水结冰了 1.水温在0℃以及0℃以下,水就会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2.碎冰加盐后可以让周围的温度降得更低,这样可以加快试管中水的结冰速度。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水、冰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水是液态,冰是固态,水蒸气是气态。 5.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温度计放入热水,液柱会上升,放入冷水,液柱会下降,这是一种“热胀冷缩”现象。 7.将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 球顶回原形。 8.温度降到4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呈现“热缩冷胀”,即温度降低,体积增加。 第5课时 冰熔化了 1.温度在0℃以上,冰就会熔化成水,冰会浮在水面上,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在不同的条件下,冰熔化的快慢不同。温度越高的环境,冰熔化得越快。 4.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5.通常情况下,液体状态的水加热到100 ℃时会变成气体;温度下降到0℃时会变成固体。 6.加热蜡,蜡也会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冷却后又会变成固体状态。 第6课时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如红糖、白糖、食盐、小苏打、食用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2.通过对比实验,判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3.在做对比试验时,除了要对比研究的问题,其他条件都相同,比如 水量一样多、水温相同等。 4.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分成小份。在上一份加入的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才可以加入新的一份。为了准确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将物质一份一份地加入。 5.5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约18克食盐。5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约5克小苏打。 6.小苏打和食盐相比,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