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利用不同坡度、不同长度的斜坡来将巨大的石料运送至高处,并且根据需求制作了直坡、之字型坡、绕塔坡等不同类型的斜坡,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科技发达 B. 劳动人民的智慧 C. 王权强大 D. 农业经济的繁荣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依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定期泛滥发展灌溉农业,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强大的王权;雅典凭借其地中海港口的优势及丰富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贸易,孕育了相对开放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 A. 早期文明全都依赖河流资源 B. 海洋贸易必然导致民主政治 C. 区域战争加速文明交流互鉴 D.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文明发展 3.《汉谟拉比法典》第78条规定:“倘居住房屋之自由民以全年之租金交与房主,而房主于未满期前令房客迁出,则房主……应丧失房客与彼之银。”此规定( ) A. 打击了贸易欺诈行为 B. 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 体现了租赁契约精神 D. 确保了市场秩序稳定 4.如图是埃及法尤姆地区发现的一批公元1~4世纪期间的木乃伊肖像画,画像呈现出罗马人的服装与面孔,却发现于埃及墓葬区。这反映了( ) A. 文明的冲突与相互融合 B. 贸易发展推动文化交流 C. 埃及贵族希望成为罗马人 D. 文明的交流让画风雷同 5.“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奴隶)的财产,因为他没有任何财产,其主人可以占有他的财产……无力支付罚金的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应以劳动支付,婆罗门则使其逐渐支付。”材料体现的是( ) A. 中国的分封制 B. 印度的种姓制度 C. 西欧封君封臣制 D. 西欧的庄园生活 6.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承载了一段文明记忆,都在无声诉说着一段历史。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的黑色石柱、释迦牟尼佛像,这些文物古迹共同诉说了( ) A. 西方早期文明的发展 B. 古代亚非文明成果 C. 大河流域的封建时代 D.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7.如图是分散在南欧、中亚和西亚不同地区的神庙遗址,很多都体现了希腊式建筑风格。与这种现象出现关系密切的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扩张 B. 罗马帝国的征服扩张 C. 奥斯曼的征服扩张 D. 波斯帝国的征服扩张 8.王斯德先生在《世界通史》中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始终只是意味着社会上一少部分成员的政治权利,存在着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作者意在说明( ) A.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C. 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9.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是将地中海世界和古代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它整合了地中海周边的文明,使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成为一体,从而促进了帝国的强盛。这说明罗马帝国的强盛得益于(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疆域辽阔 C. 经济繁荣 D. 文明交流融合 10.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一般以小树枝、权杖、一块草皮等作为封土的象征赐予封臣。这样,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这表明( ) A. 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 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 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 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11.中世纪西欧庄园里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所有。农奴还需上缴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材料表明( ) A.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 B. 庄园内农奴遭受沉重剥削 C. 封建庄园领主掌握了司法权 D. 中世纪王权实现高度集中 12.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