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2课,围绕“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三个核心维度梳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脉络。在欧洲,战后满目疮痍的各国为恢复经济、应对冷战威胁,从欧洲煤钢共同体起步,逐步走向欧共体、欧盟,实现了从经济合作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跨越,不仅推动西欧经济繁荣,更提升了其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在美国与日本,前者依托科技革命与政策调整,经历了战后繁荣、危机调整,最终在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后者凭借美国扶持、非军事化改革与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从战争废墟崛起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但也伴随政治右倾化的隐忧。这些变化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其基本矛盾,却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格局与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关键视角。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学过二战、冷战等内容,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动有基础认知,且通过新闻了解欧盟、日本经济地位等现实信息,易关联历史与现实,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具备初步史料分析与表格归纳能力,能从数据、文字材料中梳理事件原因与影响。但学生也存在明显不足,理解欧洲联合的政治目的时易局限于经济层面;且面临中考压力,更关注史实识记,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是自我调整,未改基本矛盾”的深层逻辑挖掘不足,需借助对比分析与史料解读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漫画,概括二战后欧洲各国联合的目的、梳理欧洲联合的过程,认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填写表格,归纳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及发展阶段,比较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学习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欧洲的联合、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等基本史实。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欧洲联合的原因、“新经济”与科技革命的关联、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梳理、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同学们,二战让资本主义世界遭受重创,伦敦、柏林、广岛等城市沦为废墟,欧洲多国经济濒临崩溃。但短短几十年后,资本主义世界却呈现出新的面貌:欧洲国家从“仇敌”变为 “盟友”,组建起强大的区域组织;美国稳居资本主义霸主地位,还出现了 “新经济”模式;日本从战争废墟中崛起,成为经济大国。是什么推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思考问题,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大反差提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欧洲的联合 背景———战后的欧洲 【引导】出示历史图片,二战后,欧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假如你是一个西欧国家的决策者,面对二战后的满目苍夷,你觉得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欧国家主要任务是什么? 【回答】立刻进行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