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开篇课,处于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之后,是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矛盾激化的历史总结,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列强实力变化,下启战后国际秩序重构与法西斯主义萌芽,在世界近现代史脉络中具有关键转折意义。教材按战争背景、进程、结果、影响的历史逻辑展开。背景部分聚焦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等,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进程部分选取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典型战役,展现战争的残酷性与阵地战特点;结果与影响部分则从人员伤亡、经济破坏、世界格局变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等维度,全面呈现一战的深远后果。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世界史基础,通过此前学习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形成等背景,为理解一战爆发原因奠定认知基础,且对“萨拉热窝事件”等知名历史事件有零散了解,易产生学习兴趣。但学生存在明显不足: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帝国主义矛盾的复杂性理解较浅,易将萨拉热窝事件简单归为战争根本原因;对阵地战、凡尔登战役等军事概念缺乏具象认知;且面临中考压力,更关注史实识记,对战争与世界格局、民族觉醒的关系等深层影响分析能力较弱,需借助地图、史料与生活化解读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了解 “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理解一战的性质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引导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进程、性质及影响。 五、教学难点 区分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理解一战的深远影响。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地图与图表分析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归纳、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呈现凡尔登战役中“绞肉机”场景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 100年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持续4年多,造成3000多万人伤亡,它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在20世纪初,欧洲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 8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考问题并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呈现历史照片,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此消彼长,力量失衡 ———探战争之缘由 (一)德国的强势崛起 【引导】出示《德意志的统一》地图,列举文字材料,请学生进行材料分析,梳理德国强势崛起的历史背景。 【回答】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铁血宰相”俾斯麦,强化专制集权,扩大军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