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第3课,上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下启二战前的世界格局演变,是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与影响的核心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脉络中具有枢纽地位。 教材以“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构建”为核心,按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空间逻辑展开。第一部分聚焦《凡尔赛条约》,通过梳理条约对德国领土、军事、赔款、殖民地的处置,呈现协约国对德国的压制,同时提及中国五四运动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揭示条约的不公性;第二部分围绕《九国公约》,阐述其“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展现美国主导下列强对中国及太平洋地区利益的重新分配,暴露体系的帝国主义本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战背景、帝国主义本质等知识基础,对条约、国际秩序等概念有初步认知,且通过中国近代史学习了解过五四运动,能关联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史实,为理解条约对殖民地的影响奠定基础,易产生学习兴趣。但学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整体逻辑理解较浅,易孤立记忆两个条约内容,难以把握二者 的关联;对条约隐含的列强利益冲突、德国复仇情绪等潜在危机分析能力弱;且面临中考压力,更关注条约条款识记,对“国际秩序与国家利益”的深层逻辑挖掘不足,需借助地图、史料对比与问题探究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凡尔赛条约》的基本内容,掌握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分析《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认识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认识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掠夺性和不公平性;认识到弱国无外交,激发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的基本史实。 五、教学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评价。 六、教学方法 地图分析法、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对比分析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归纳、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呈现两件历史复制品———凡尔赛条约》签字页复刻件、《九国公约》中文版影印件片段,1919年,当德国代表在这份条约上签字时,有人预言“这会是20年休战的开始”;1922年,当列强在这份公约上落笔时,中国代表却无奈感叹“中国的主权仍在夹缝中被践踏”。这两份重塑一战后世界秩序的文件,为何一边是战胜国的“分赃协议”,一边是弱国的“屈辱见证”?今天,我们走进第10课,拆解这两份条约背后的权力游戏与历史真相。 思考问题并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背景 概况 【引导】出示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情况,总结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出现的历史背景? 【过渡】出示视频,只不过这一次的争夺由战场转移到谈判桌上。观看视频,稍后一同梳理巴黎和会的概况。 【回答】一战使世界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