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9312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885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二
  • cover
2025—2026学年(上)南阳六校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出土的部分加工成型的鸟形骨笄首(古人以兽骨制作的成人束发用具)。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约32吨,其中绝大多数经过加工。这些文物可用于研究商代 A.骨器制造业的分工与规模 B.畜牧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C.农业奴隶的日常盘发习俗 D.国家机构对官吏的管控 2.北魏时,孝文帝“革俗迁洛,禁胡服胡语”,仿照两汉官制修订北魏官阶,尊崇孔子并在洛阳兴办太学,强制鲜卑贵族子弟学习儒家经典。这些举措 A.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B.终结了鲜卑人的游牧生活 C.促进了孝文帝统一北方 D.旨在维护鲜卑士族的特权 历史试题 第1页(共7页) 3.据《唐六典》记载,尚书省下辖的吏部对官员的考核“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且“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据此可知,唐代官员管理 A.遏制了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B.以通过考核为选拔任用的标准 C.将地方官考核权收归尚书省 D.以道德素养与履职实绩为核心 4.宋朝铸币数量庞大,宋钱通行于辽夏金。辽夏金都仿效中原铸钱技术,把圆形方孔年号钱当作本国钱币的基本形态(如下图所示)。这体现出 A.辽夏金的铸币技术已超越宋朝 B.辽夏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宋辽夏金时期民族交融的发展 D.宋朝在经济上对辽夏金的优势 5.王守仁担任南赣巡抚后,针对治安状况差的问题,编十家为一牌,派人登记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业等信息,每日沿门按牌审察,遇面生可疑之人即报官究理,若有隐匿则十家连坐。这一举措 A.消除了南赣的治安问题 B.推动了心学在民间的传播 C.建立了明朝的乡约制度 D.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管控 6.下表是明清时期部分作物传播情况记载。据此可知 作物 传入时间 传播路径 社会影响 玉米 明末清初 美洲→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内地 缓解山区粮食短缺,推动人口增长 番薯 明末清初 美洲→越南/菲律宾→中国南方→北方 成为贫苦民众主食,救灾作用显著 辣椒 明末清初 美洲→欧洲→中国西南地区→全国 改变西南地区饮食结构,形成特色菜系 马铃薯 清代中期 美洲→欧洲→中国西北/东北 适应高寒贫瘠土地,补充粮食供给 A.玉米辣椒的传播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新物种的引进恶化了生态环境 C.马铃薯的传入解决了中国粮食危机 D.物种交流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7.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参与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创办《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笔《时务报》,著《变法通议》,疾呼海内人士,使变法思想争相传诵,风靡全国。由此可见,二者 A.直接参与新政决策与执行 B.注重通过舆论宣传推动变法 C.得到了光绪帝信任与支持 D.提倡兴民权以顺应世界潮流 历史试题 第2页(共7页) 8.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明确规定:“法律问题,经中央政治会议议决,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交国民政府执行;凡重要政务,须经中央政治会议议决,交国民政府执行。”这一规定旨在 A.明确国民政府只裁决法律和政务 B.确定中央执行委员会是政府决策机构 C.强化国民党对政权运行的支配性 D.贯彻“主权在民”原则以推行“训政” 9.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便利我们……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