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0285

江西省萍乡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256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西省,萍乡市,2025届,高三上,三上,学期
  • cover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在登封南洼二里头墓葬中发现了来自远海的大扇贝壳覆面的新葬俗,同时还出土了用白陶等不同材质仿制的扇贝壳,这些海贝和扇贝成为当时贵族墓葬的“新追求”。据此可知,当时( ) A.礼乐文明走向成熟 B.文明交往影响价值体系 C.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D.人口迁徙加速阶层分化 2.据史书记载,汉宣帝时期诏举贤良、文学,均标明“内郡国”(区别于朔方、酒泉等边远郡),如宣帝本始元年(前73)“诏内郡国举人文学高第各一人”。这可用于研究( ) A.察举制社会影响力不足 B.郡国并行存在弊病 C.区域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D.文化氛围相对活跃 3.唐朝前期,吐鲁番等地“钱帛并行”,“输绫、绢、施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皆书印焉”(符合“阔尺八寸、长四丈为匹”等要求加盖官印),才可以充当日常交易的钱币,甚至作为军饷、悬赏放债等使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赋役制度影响货币市场 B.绢帛拥有广阔海外市场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缺位 D.官营手工业生产标准化 4.979年,攻取幽燕不利,宋太宗欲“车驾北征”。左拾遗张齐贤上疏劝谏道:“臣闻家六合者以天下为心,岂止争尺寸之事、角强弱之势而已乎!是故圣人先本而后末··民既安利,则远人敛衽而至矣。”该上疏奉行的原则是( ) A.重内轻外 B.华夷一体 C.重农抑商 D.崇文抑武 5.下表所列史料皆涉及元朝海外贸易。研究这一论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书名 基本情况 成书时间 《马可·波罗行纪》 涉及元代初期福州海船和商贸信息 13世纪 《大越史记全书》 涉及越南与“北人”(中国商人)的交往 1697年 《通制条格·关市·市舶》 记载了“延祐市舶法”相关内容 至治三年(1323) 《元史·食货志·市舶》 涉及元朝市舶相关情况 洪武年间 A.《马可·波罗行纪》 B.《大越史记全书》 C.《通制条格·关市·市舶》 D.《元史·食货志·市舶》 6.下面是《先高祖朝议公事略》中关于清人张锡麟家业的记载。其家业的发展折射出当时( ) “吾家自族居歧阳,世业农,至朝议公改业商……躬督家人织布,乡人化之。恒以布市于南津、石桥两乡,遇童叟妇女,无相欺者。” A.阶层流动受传统观念制约 B.市场支配着小农经济发展 C.地主剥削的程度有所减轻 D.家庭副业的经济地位上升 7.19世纪60年代,有些银行由洋行出面代理,如宁波广隆洋行是利申银行的代理人;甚至有的银行以洋行名称命名。怡和洋行更是垄断外汇业务,于1863年在上海创办“怡和钱庄”(或称“怡和银行”)。这些现象反映出( ) A.买办阶层有强大金融实力 B.工商联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C.列强在华资本渗透的深化 D.政商间存在合作互利的关系 8.胡适的朋友张奚若虽支持新文化运动,但却毫不客气的批评《新青年》同人的学问是“无源之水”,其言论“有道理与无道理参半”。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吴虞虽提出了“非孝非儒”的道德革命主张,但对文学革命持保留态度。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旧知识分子间斗争激烈 B.知识界趋新与守旧并存 C.政治革命迟滞于文学改良 D.新文化未引起社会反响 9.下面为20世纪30年代《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或书籍中关于红军长征的部分报道标题。这些报道标题的转变( ) 1934.11.9 《在中国南方驱赶红军》 1935.12 《中国红军在行军》 1934.11.17 《中国共产主义陷入绝境》 1936.2.5 《红军纪律》 1935.5.8 《红军流浪者》 1936.11 《神灵之手》 A.受到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 B.缘于中央苏区革命态势向好 C.表明英国对华政策性质变化 D.印证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10.1949年4月,刘少奇针对“只说资本家坏……都同他们划清界限”的问题,指出剥削与不剥削不是资本家个人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现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