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物理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B. 把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 C. 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来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 D.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答案】D 【解析】概念模型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A错误;概念模型把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念,B错误;数学模型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来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C错误;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D正确。 2.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在高温油炸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并对提取液中的还原糖进行了鉴定。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中富含的淀粉属于还原糖 B. 鉴定还原糖可选用斐林试剂 C. 方法三制备的提取液最符合鉴定要求 D. 鉴定还原糖可选用苏丹Ⅲ染液 【答案】B 【解析】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淀粉是多糖,不属于还原糖,A错误;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故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B正确;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因此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二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充分,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浅,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C错误;脂肪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而鉴定还原糖要用斐林试剂,D错误。 3.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O2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情况),图中AB段与BC段的长度相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QR段无氧呼吸减弱,P点没有酒精产生 B. O2浓度调节到R点对应的浓度,有利于水果的运输 C. 该图可能是以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得 D. O2浓度为C点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为1∶3 【答案】C 【解析】QR段随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减弱,P点开始只进行有氧呼吸,没有酒精产生,A正确;O2浓度调节到R点对应的浓度,细胞呼吸最弱,此时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有利于水果的运输,B正确;马铃薯块茎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O2浓度为C点时,CO2的生成量:O2的吸收量=2:1,说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1/2:1/6=3:1,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为1∶3,D正确。 4.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年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B. 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溶剂 C. 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高,有利于度过不良环境 D. 血液中Ca 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答案】A 【解析】成年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错误;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B正确;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如高温、干旱、寒冷等),C正确;血液中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肌无力现象,D正确。 5.(2023·广东东莞高一期末)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量不同。药物研发应尽量不影响正常细胞的代谢。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