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1975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10-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898949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14课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片段,走近那个激情热血的年代 毛泽东开辟 井冈山道路 第14课 核心素养目标 01 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02 对比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异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结果将马克思主义结合当时的基本情况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03 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家国情怀) 南昌 01 起义 壹·南昌起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背景:①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②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力量对比 大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初期 共产党党员 6万多人 1万多 工人组织成员 300万人 3万多 农民协会会员 910万人 大部分散落 1.背景: 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南昌起义的背景。 壹·南昌起义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选择?路在何方? 1.背景: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这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927年,为了挽救革命,周恩来受党的重托,秘密来到南昌,和朱德、贺龙等缜密地筹划起义的准备工作。 壹·南昌起义 观看视频,归纳南昌起义的概况。 2.概况: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陈毅等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 ———主动撤离,南下广东 ———途中受挫———转战湘 南,坚持斗争 革命军损失严重 壹·南昌起义 2.概况: ①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②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占领 南昌城 南下广东 受挫 转战湘南 坚持斗争 1927年8月1日 南城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朱德《纪念八一》 壹·南昌起义 3.意义: ①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纪念八一 朱德 南昌首义诞新军, 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撑在手, 终归胜利属人民。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 02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与 贰·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背景 大革命失败以后,党和革命 事业前途和命运遭遇严重危机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7.8.7 汉口 ①确定实施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②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八七会议 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 土地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打倒地主阶级,消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