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这说明仰韶文化( ) 2 025 年秋季七年级上期质量检测(一) A.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C.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 B.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历 史 试 卷 2 1.良渚古城遗址距今 5300—4300 年,包含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城北有水利系统,城中有大型广场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 30 分) 5.2023 年 9 月 28 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 1 具古人 类头骨化石———郧县人 3 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 号头骨化石,距今约 100 万年,实证了我国 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 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和高级建筑,墓葬中有祭祀的玉琮、玉璧和象征权力的玉钺。这说明当时( ) 1 A.出现早期文明特征 C.城市规划十分完美 B.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D.玉器工艺世界领先 ) 22.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 1000 万立方米。这可 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2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 1 6.下表所示为关于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部分考古资料。这说明( ) 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华夏民族是从单一民族发展而来的 ) 地点 云南元谋 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头盖骨、牙齿化石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B.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民族 C.黄帝、炎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史料价值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D.华夏民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过群居生活 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B.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D.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2 4.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牧誓》中有“时甲子 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 ) 1 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A.良渚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8.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符合仰韶文化这一特征的文物是( 7.距今约 20 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 A.历史史料之间能够相互印证 C.历史史料经常难辨真假 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文献史料不能还原历史事实 ) D.山顶洞人遗址 2 2 5.“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6.经过勘探与发掘,距今约 3000 多年、保存较好的二里头早期宫室建筑重现。下列关于二里头遗址 ) 1 ) 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 ③ ④ 发掘于河南洛阳平原 ②是商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A. B. C. D. 有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等,反映了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出土了玉器、乐器、青铜酒器等文物,反映了当时的文明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9.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 2 2 7.下列关于夏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立于约公元前 1600 年 C.统治中心在今陕西地区 ) B.建立者是启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8.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 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 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