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州民族中学高二年级10月月考 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3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是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B. 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 图示也可以表示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情况 D. 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2.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扁桃体、淋巴结和脾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B. 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结构与其能够高效识别病原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C. 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 肠黏膜分泌的杀菌、抑菌等物质属于机体第二道防线 3.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②属于血浆,③可能是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② D.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 B. 只要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就可以出现反射活动 C.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D. 若支配右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针刺后该腿不能运动,也无感觉 5. 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下图中曲线I所示、膜电位变化如下图中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 B. 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D. 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6.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如图是人类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为短时记忆,其中感觉性记忆不是真正的记忆 B.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D. 后两个阶段为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7. 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B. 血浆pH的维持与、H2CO3等物质有关 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Na+ D.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就是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8. IA是一种“智能”胰岛素,既能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又能与葡萄糖竞争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GT),其调控血糖的部分机制如图。已知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会使膜上GT增多,二甲双胍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常用口服降血糖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表示减少、减少、增多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