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44044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共27张PPT)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889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社会
,
治理
,
PPT
,
27张
,
制度
,
国家
(
课件网
)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 社会保障: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对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的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世界主要国家: 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1 第六单元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目录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二、历代基层组织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扶政策 ———社会治理的基石 ———社会治理的纽带 ———社会治理的保障 壹 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社会治理的基石 ③也是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户籍,又称户口 从图片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①户口薄是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制作的, ②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户籍的?可能起源很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 历代王朝重视户籍的目的是什么? ②调动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 ①充分而合理地征发赋役, ③强化基层管理。 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 ———唐·杜佑《通典》 治平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为国之本也。 ———曹魏·徐幹《中论》 《国语》中有周宣王 “料民于太原”的说法。 “料民”就是清查人口 “周知民数”是一个国家治理的根本 这是因为户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人口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 ———《商君书·境内》 令民为什伍……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一、战国:大规模制定户籍 阅读下列材料,请从中提取与户口编制的有效信息。它们反映出什么问题? 编制方法: 立户原则: 登记范围: 强制分户,二男以上必分 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 境内所有男女 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要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 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从而也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 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需要限制人口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政治:进行兼并战争、加强中央集权、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二、秦朝:分类登记 民户户籍:“故秦人”(土著)、“新民”、“臣邦人”(外来人) 东成,为里名; 户人,指户主。 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 女子,即女性。 大、小,是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夫、沙、泽若、伤都是人名。 东成户人士五夫 妻大女子沙 子小女子泽若 子小女子伤 ———户籍管理具有等级色彩 特殊户籍:宗室籍(宗亲贵族)、宦籍(官吏)、 市籍(商贾)等。 (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 蒙恬列传》 从这则史料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①秦有系统的户籍资料; ②丞相或御史大夫保管户籍资料; ③汉承秦制 西汉———编户齐民 ①管理:丞相+设专门的人员 ②登记:“编户齐民” (户是政府派发赋役的单位,财产税) ③维护: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三、西汉:编户齐民 东汉———户籍散乱 原因: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5张PPT)(2025-11-01)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共21张PPT)(2025-11-0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32张PPT)(2025-11-01)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教案(2025-11-0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5张PPT)(2025-11-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