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5687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5686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月月,答案,试题,历史,十堰市
    哪阳中学2025级高一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A C D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0 C B C D 1.【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辽宁阜新、河南濮阳、湖北黄梅三地出土的早期龙形象看,时间从距今8000 年至6000年,分布范围涵盖东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且各具特色,如查海龙时代最早、西水坡龙成 熟逼真、焦墩龙形象最成熟,这表明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已出现多个独立发展中心,但龙文化元素的普 遍存在又体现了共同的文化特征,符合教材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史实,故选D项;考古发现 的龙形象是堆塑或摆塑的艺术作品,属于文化符号,不能证明龙作为真实生物存在,龙更多是神话或图 腾象征,排除A项;材料中长江流域龙形象距今6000年,与黄河流域的6500一6300年相比时间接近, 且描述为“形象最成熟、形体最大”,显示长江流域文明发展水平较高,并无落后迹象,排除B项;材料 仅列举三个地区的龙形象,不能代表所有地区,史前中国各地文化多样,如红山文化、良诸文化等各有 崇拜对象,龙崇拜未必是共同信仰,排除C项。 【答案】A【解析】西周分封制通过分封同姓诸侯如周公于鲁、异姓功臣如姜尚于齐到关健地区,形成对 殷商故地及其联盟方国的战略包围、隔离与监视,并分解重组其势力,以巩固周朝统治,这突出体现了 其鲜明的战略意图,故选A项;商代内外服制度是商王直接控制王畿而外服方国相对独立,西周分封制 则系统分封诸侯建立血缘政治网络,并非继承商制,排除B项:分封制下诸侯世袭统治,周王权力受限, 未确立专制权力,春秋时期诸候争霸即证明周王权威衰落,排除C项;分封制是间接统治,诸候在封国 内自治,周王未直接控制地方,秦朝郡县制才实现直接管理,排除D项。 3.【答案】A【解析】两周之际,戎、狄、蛮、夷等族群向洛邑迁徙并参与会盟争霸,与周王室及诸侯国在 军事等领域的交流加深,这促进了不同族群间的融合,原本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逐渐吸纳其他文化元 素,从而扩展了其内涵,故选A项;周王室在此时东迁后权威衰微,对边疆控制力减弱,材料中族群活 跃正反映其统治松弛,而非强化,排除B项;西周分裂主因是内部诸侯割据和分封制弊端,族群迁徙是 外部现象,并非直接导致分裂,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加剧,周王室权威下降,早期国家结 构更显松散,而非走向严密,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官学瓦解、私学兴起催生士人群体,他们针对社会制度各抒己见,这体现 出当时思想领域活跃,不同学派发表见解形成争鸣局面,所以可用于说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故选B 项;材料提到士人提供政治方案供统治者选择,但史实上国家政治改革多由君主主导,如商鞅变法由秦 孝公推动,士人作为献策者而非主导者,因此不能说明士人主导改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人提出方 案,但未直接体现统治者改变治国策略,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虽采纳新思想,但材料焦点在士人活动而 非统治者主动调整,排除C项;材料提及文化下移和私学兴起,表明教育范围扩大,但史实上春秋战国 时期教育仍局限于少数阶层,如孔子弟子多为贵族或平民精英,并未实现全民普及,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秦始皇四次巡游关东六国故地,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华夏先王、立碑刻石,目的是通 过这些活动向关东地区民众宣扬秦朝的统一功业与自身圣德,强化其对秦朝统治秩序的认可,塑造对秦 朝的政治认同,故选A项;垂直管理指中央通过郡县制直接控制地方,而巡游是象征性活动,并非行政 措施,材料未涉及管理制度的实施,排除B项;消弭心理隔阆可能意图良好,但材料中谴贵六国无道反 而可能激化矛盾,且秦朝严刑峻法加剧了关东贵族的不满,巡游更多是展示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