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5953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3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645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答案,试题,化学,次月,第一
  • cover
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茶经》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制茶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晴天采茶 B. 烧火炒茶 C. 捣碎茶叶 D. 封存茶叶 2. 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 A. 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镁带不断减少 D. 生成白色粉末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 氢气用来充探空气球 B. 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C. 镁粉用于制造照明弹 D.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或钻探机的钻头 4.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7日至17日在成都举行。小贝收到一个第12届世界运动会吉祥物玩具,他认为其制作材料可能是羊毛绒,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假设 B. 设计实验 C. 得出结论 D. 交流讨论 5. 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随意焚烧秸秆 B. 乱丢废旧电池 C. 发展清洁能源 D. 提倡毁林造田 6. 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图示操作规范的是 A. 连接橡胶塞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体积 D. 倾倒液体 7.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c 8.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水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铜 9. 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核外电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0. 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锆原子的中子数为40 B. 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C. 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 锆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11. 下列物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汞 C. 镁 D. 银 12. 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温度升高,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 D.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3. 图所示是元素、微观粒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对X、Y、Z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元素、原子、分子 B. 原子、元素、分子 C 元素、分子、原子 D. 分子、元素、原子 14. 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铝+氧气→氧化铝 D. 15.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单质 C. 可能是混合物 D. 可能是化合物 16.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O B. N2 C. Cu D. CO2 17.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