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要研究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的历史,可选择 ( ) A.良渚古城遗址 B.姜寨遗址 C.龙山文化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2.秦朝有效统治广大地区的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3.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主张以道治国,墨家主张以爱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他们的共同 点是 ( ) A.重建政治秩序 B.尊重自然规律 C.重视德治教化 D.主张尚贤节用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 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对外贸易发达 5.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 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 A.生产技术进步 B.艺术种类众多 C.佛教广泛传播 D.社会持续动荡 6.某高中生在阐述一道论述题时用到的关键词句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 欲”、“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他阐述的主题可能是 ( ) A.先秦儒学 B.黄老之学 C.汉代儒学 D.宋明理学 7.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 域。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 A.坊市界限开始打破 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工商食官制度已打破 8.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9.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 10.1911年,上海拥有丝厂48家,丝车13738台;1914年增为56家,丝车14424台;1917年猛增 为70家,丝车18386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外部原因是 ( )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C.国民政府的扶持 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11.近代中国有思想家认为西方之所以胜于中国,不仅在器械,更在于政教制度,“今日之要政为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由此可见,他主张 ( ) A.中体西用 B.固守传统 C.维新变法 D.全盘西化 12.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主要是因 为辛亥革命 ( )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未动摇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D.民主共和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13.“中国在上海的英勇抵抗证明了这一次日本并不能轻易取胜……只配着步枪机枪的中国军队 却遏制了日军达4个月之久。”材料描述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14.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5.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 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向国际社 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6.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有 ( ) ①专制集权 ②和平交往 ③暴力冲突 ④民主政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与当时的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城市的规模大 C.一些城市拥有自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