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8535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校联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142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西壮族自治区,答案,扫描,试题,历史,次月
    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校联体第一次联考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图1提供的信息,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新石器防代主要文化逢存 一笔国界 省.自治区.直罐市界 一一物新兼区界 注图中所有要哪今内名 岛 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A.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格局体现了“一元独尊”的特征 B.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不存在文化交流 C.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多元文化遗存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早期源头 D.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尚书》记载:“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一记载最能反映 中国早期哪一政治制度的核心特征 A.禅计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3.春秋时期,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战国时期,孟子主张“用夏变夷”,反对“变 于夷”。这些主张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观点的核心倾向是 A.强调华夏与“夷狄”的文化差异,维护华夏文化正统 B.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矛盾尖锐,主张武力对抗 C.认可“夷狄”的文化优势,主张学习其先进技术 D.打破“华夷之辨”,倡导各民族平等交融 4.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 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这一记载最能反映当时经济领域的哪一重要变动 A.手工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B、铁制农具和工具得以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D.官府垄断手工业生产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诏“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消除六国残余势力的影响 C.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D.确立秦朝的官方度量衡与文字标准 6.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向其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建议对应的措施是 A.领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官营 C.设立刺史制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史书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后,“天马、葡萄、苜蓿、胡桃(核桃)、胡麻(芝麻)等异物传入 中国;中国的丝织品、治铁技术、凿井术等也传入西域”。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张骞出使西域 A.直接促成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军事联盟 B.推动了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 C.使汉朝正式确立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辖 D.开启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8.东汉中后期,皇帝多幼年继位,《后汉书》记载“少主即位,母后临朝,不得不委用其父兄, 以为心腹”,随后又出现“及少主年长,欲收还大权,必与宦官谋之”的现象。这一现象直接 导致的结果是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朝政混乱 B.地方豪强势力趁机崛起 C.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统治瓦解 D.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校联体第一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C A D A B D 题号 父 12 3 14 15 16 答案 B C C D A D 1.【答案】C 【详解】:图中显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全国多地分布,呈现多元格局,并非“一元独尊”,排除A。虽然 半坡文化在黄河流域、河姆渡文化在长江流域,但早期文化间存在交流,排除B。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不同 区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