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密★启用前 黔东南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水平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40分(1~20题,每小题2分。以下各题均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在答题卡内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标号涂黑) 1、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 ) A.三、四百万年前 B. 170万年前 C. 70万—20万年前 D.公元前21 世纪 2.四川某遗址博物馆新开放的“远古探索”展厅中,陈列着出土的石斧、石锤、尖状器、刮削器等文物。这表明当时人类 ( ) A.已学会建造房屋 B.懂得饲养动物 C.掌握了绘画技术 D.会制作工具 3.考古学家通过对元课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了 ( ) A.远古的传说 B.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C.农业的起源 D.早期国家的建立 4.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为研究古人类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 ) A.图腾崇拜 B.文字书籍 C.结绳记事 D.考古发现 5.原始农业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工具中可视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 A.打制石器 B.汉代耧车 C.磨制石器 D.宋代秧马 6.某历史小组在探讨“长江流域早期农业的发展”时研究了以下史料,其中可信程度最高的是 ( ) A.河姆渡遗址因土的插谷 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C.地方史志对农业的记载 D.某人著的《中国稻作史》 7.考古学家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非常丰富。黄河流域多见彩陶,长江流域流行黑陶,而且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村落,陶器的花纹和形状也各不相同。这主要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 ( ) A.传承性 B.融合性 C.多样性 D.统一性 8.龙山文化遗址中,大型墓界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犞美礼器,而小型墓葬仅发现少量陶器,部分墓葬无任何陪葬品。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手工业技术落后 B.社会出现等级差别 C.宗教信仰不发达 D.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9.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右图中的玉龙分别来自距今5000年左右的湖北、安徽、浙江三地。这些玉龙的形制主要反映出中华文明 ( ) A.多元一体 B.独立发展 C.生生不息 D.源远流长 1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黔东南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水平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1页(共4页) 1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指出,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这主要强调了中原文化的 ( ) A.基础性 B.稳定性 C.辐射性 D.创造性 12.学古鉴今,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统治者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 1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①对应朝代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是 ( )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股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14.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礼乐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盤,卿大夫用五鼎四簋,不同等级的贵族在祭祀、朝聘、宴飨等活动中,使用的礼器、乐舞都有严格规定。这一制度 ( )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推动了民族大融合 D.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 15. “周桓王死,因为穷,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赧王,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