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1.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编钟 B.二胡 C.钢琴 D.长笛 2.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 A.琴弦 B.匣子 C.指头 D.耳朵 3.笛子是我国传统乐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关于笛子演奏过程中涉及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吹奏停止时,声音的传播也立即停止 D.笛子发出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有 ( ) ①声音的反射;②声音在空气中传播;③声音在墙壁内传播;④利用回声增强原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 ) A.空气 B.水 C.尼龙 D.冰 6.声速除了跟介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 的声速是_____m/s。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则v1_____(选填“>”“=”或“<”)v2。 7.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 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_____而产生;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_____。 8.如图是公园中的“传声筒”,当一人在话筒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传来的 C.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相同 9.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 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 A.1.70 m B.1.65 m C.0.85 m D.0.80 m 10.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且声速与车速保持不变) (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 m B.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4 s C.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78 m D.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 1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与小华一起做了部分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些_____,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法。 (3)如图丙所示,用简易抽气机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只能听到微弱的闹钟声,由此现象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4)如图丁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说明_____可以传声。 (5)如图戊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发现还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可得到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中传播,且传播速度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