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级高一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阶段性联合测评(II)历史 班级_____姓名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学家在距今5500至5000年的牛河梁遗址第16地点上层共发现8座墓葬,其中M4为中心大墓,随葬的玉器共8件,有精美的玉凤、玉人等。余下7座墓葬皆位于中心大墓的南侧,其中有5座发现了随葬品,共计25件玉器、1件细石器。这说明,当时( ) A. 已存在阶层分化现象 B. 手工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C. 即将进入新石器时代 D. 人们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2. 下表为二里头文化主要器物的来源。其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器物名称 器物类型 来源文化/遗址 鬻、盉、觚 酒器 山东一带的大汶口文化 花边圆腹罐 炊具 山西的龙山文化、陕西的客省庄二期文化 甑(大平底型) 水器/炊具相关 湖北石家河文化 甑(小平底盆形) 水器/炊具相关 安阳后岗龙山文化晚期、磁县下潘汪龙山文化晚期 A. 商文化向周边地区辐射 B. 奴隶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C. 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鉴 D. 国家的疆域已扩至辽东 3. 《尚书·康王之诰》载,周康王认为,先王“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左传·昭公九年》载,周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由此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意在( ) A. 建立诸侯政权 B. 拱卫王室 C. 确立等级秩序 D. 控制方国 4. 秦国公族原出东夷。春秋时期,秦穆公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霸业。此时的秦穆公,在与戎王使者由余对话时,俨然“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自许。这反映出当时秦国( ) A. 以华夏文明为政治标识 B. 宗法制度瓦解 C. 已具备兼并他国的力量 D. 尊崇法家思想 5. 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时期赵国的铁制生产工具多达上百件,以锄、镑、攫、斧、削、刀等器型为主,大部分都是农具。尤其是今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中出土了与牛耕配套使用的铁犁锥,形体呈“V”字形,前端尖锐,后端宽阔,具有较强的刺土能力。这折射出当时( ) ①井田制的基础牢固②经济社会出现转型的趋势 ③家庭手工业较发达④小农生产的条件逐步积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商鞅“把普通百姓按照军事组织的形式编制起来,这就将军队的编制制度应用到了地方,并且受到军法与当地法令的约束。”“这种制度也就成为沟通国家和个体家庭的渠道”,“从而把分散的个体家庭组织起来。”材料主要涉及的商鞅变法举措是( ) A. 奖励军功 B. 推行县制 C. 实行什伍连坐 D. 授田于百姓 7. 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由此可知,孔子强调( ) A. 仁政 B. 个人修养 C. 兼爱 D. 隆礼重法 8. 战国时期,秦国设置厩啬夫专管养马机构,还有专管厩中饲养人员的负责人。秦国制定法令规定乘舆马要进行特殊的保护,不得鞭打。对于不同的马匹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马匹管理人员利益挂钩。秦国的上述做法( ) A. 意在控制交通基础设施 B. 体现了农牧并重的经济政策 C. 充实了中央政府的收入 D. 为统一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 9. 秦权(下图)是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秦权不仅数量多,分布的范围也很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奈曼旗(燕国故地),南到江苏省的盱眙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