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实验高中2025-202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说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明清( ) A. 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B. 废除宰相以加强专制 C. 军机处行政效率高 D. 实行奏折制强化皇权 2.如图为西周时期的大盂鼎,鼎内有铭文291字,内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下列关于西周历史表述错误的是( ) A. 西周时期,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B. 鲁国是西周分封的最东的诸侯国 C. 形成了“天子———诸侯一卿大夫一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D.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3. 1521年,在德意志罗马帝国大会上,皇帝的代表宣读罗马教皇颁布的“关于开除马丁·路德教籍”的敕令,并且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马丁·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但议会并没有照办,而是召唤马丁·路德出席议会,听取他的申诉。这表明( ) A. 教皇丧失了对德意志的控制 B. 帝国议会成为德意志国家权力中心 C. 德意志统一后世俗皇权加强 D. 宗教改革提升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4.唐太宗曾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宋史·职官制》规定:“由给事中负责掌管朝廷内外的奏章,如果发现政令有不妥之处,可以将其退回并纠正。”这些措施( ) A. 有利于提高行政质量 B. 保证了朝廷吏治清明 C. 扩大了监察官的权力 D. 促进了君主专制强化 5.(2023秋·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下图是近代中国新式学堂的代表,由张之洞创建,这一时期,将育人和取人合于一途,中国的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一时期是(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清末新政时期 D. 中华民国时期 6.11至13世纪不仅是西欧教会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王权与教权斗争最激烈的时期,随着教会权利向世俗国家的渗透,教权俨然成为支配国家的强大势力之一。这说明西欧( ) A.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衰弱 B. 教会控制了社会财富 C. 民族国家形成任重道远 D. 教权和王权始终对立 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秦朝推行郡县制 B. 西汉设刺史制度 C. 明清改土归流 D. 清朝设立军机处 8.如表反映了某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情况(%),据此推论正确的是( )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6 0.003 48.24 A. “一边倒”政策的效果初步显现 B. “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亚非国家支持 C. 中苏关系正常化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D. 中国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 9.有学者指出“孝文帝亲政前鲜卑和汉族统治者之间就出现空前融洽的局面”,而太武帝时期,身为朝廷重臣的汉人崔浩却因主持编纂国史时秉笔直书,行文“备而不典”“讪鄙国化”而被族诛。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民族矛盾与交流并存 B. 中央权力斗争残酷且激烈 C. 史书编撰原则未统一 D. 胡汉矛盾引发孝文帝改革 10.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 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 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 D. 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11.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毛泽东提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完成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上的统一。为此,中共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