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3474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双周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409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双周,答案,试题,历史,9月
  • cover
高二历史限时练(9.27) 一、选择题(25题62分) 1.商周时代,伊尹将商王太甲“放之于桐宫”;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上述现象表明() A.原始民主传统影响深远 B.贵族政治逐渐式微 C.儒家仁政思想受到重视 D.君主专制必然出现 2.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后王之子弟,亦皆使食岩内之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此与政治文物之施行甚有关系,而天子诸侯君臣之分,亦由是而确定者也。”王国维意在强调周王朝 () A.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对立统一 B.助力早期国家形态的发展完善 C.保障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D.建立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体系 3.有学者研究发现,汉代尚书台从“掌通章奏”发展为“出纳王命”;明代内阁大学士由“侍从顾问”演变为“票拟批答”;清代军机大臣从“传述诏旨”变成“承旨出政”。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A.行政效率得到持续提升 B.中枢机构权力不断下移 C.君主集权体制自我强化 D.官僚体系日益臃肿低效 4.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法律规定,“议事会可以审讯阴谋推翻国家的人”,“任何为了达到僭主(独裁)统治的目的而起来作乱者,或任何帮助建立僭主政治者,他自己和他的家族都应该被剥夺公民权利”。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贵族势力以缓和阶级矛盾 B.防范个人独裁并维护城邦政治秩序 C.以法律至上原则抵制封建统治 D.结束僭主政治捍卫公民大会的权威 5.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时封君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这说明当时的西欧() A.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实质解体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封君封臣之间存在契约关系 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6.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有关文件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据此判断,该文件颁布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7.下表主要反映的是 文件 内容 1937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年满16岁(后改为18岁)的居民,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40年《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指示》 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1941年《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 边区各级参议会,为边区各级之人民代表机关。 A.全面抗战路线在实践中扩展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C.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逐步推进 D.抗日根据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8.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1898年,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但由于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戊戌变法仅持续了103天就宣告失败。在戊戌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其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9.下表为晚清三位人物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活动。据此可知,他们的共同目标是() 康有为 “尊贤而尚功”“设议院以通下情”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 梁启超 “变法图存”“兴民权” 撰写《变法通议》,参与戊戌变法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