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一物态变化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自然界中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1)呈固态的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如常温下的钢铁、石块等,一般称之为固体; (2)呈液态的物质,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如常温下的水、煤油等,一般称之为液体; (3)呈气态的物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如常温下的氧气、水蒸 气等,一般称之为气体. 2.水的三种状态变化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天气热的时候,从冰箱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变少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3.物态变化 (1)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 (2)物体形状的改变和物质状态的变化不是一回事,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不是物态变化. (3)温度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都会发生状态变化.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给铁块加热至1538℃时,铁块变成液态的铁,加热至2750℃时,又会变成气态的铁;给氧气降温至-183℃时,氧气会变成液态的氧,降温至-218℃时,又会变成固态的氧.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 1.固体和液体的转化 情境 蜡烛燃烧 夏天,雪糕化了 冷冻室的水结冰 状态变化 烛蜡:固态→液态→固态 雪糕:固态→液态 水:液态→固态 归纳总结 固体被加热可以变成液体,液体冷却可以变成固体 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如冰化成水.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如水结成冰. 3.实验: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块冰放入碗中,在室温下不久冰块就开始熔化,之后一段时间内碗里都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情况.如果用温度计测量,就会发现尽管冰在逐渐熔化变少,但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其他物质熔化时温度是否也不变 实验 思路 选择一些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研究,例如海波和石蜡.分别取适量的海波和石蜡(研碎),对它们进行加热,记录加热过程中的温度,观察熔化的情况,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像,总结二者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陶土网、烧杯、试管、秒表、海波、石蜡、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浸没在水中.→试管不要接触烧杯底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 (2)用酒精灯外焰对烧杯缓慢加热,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状态变化,以及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待海波的温度升至40℃、石蜡的温度升至52℃,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在海波和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3~4次.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表1海波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 表2石蜡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石蜡的温度/℃525558616263646566.569727476状态固态黏稠状态液态 实验分析 (1)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将表1、表2中的数据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得到海波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2)根据海波熔化图像的特征,可将整个过程分为三段: ①AB段———海波处于固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②BC段———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吸热熔化,但温度保持为48℃; ③CD段———海波完全变为液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3)石蜡的熔化情况与海波不同: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石蜡由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逐渐熔化为液态,整个熔化过程石蜡不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 实验结论 海波:熔化前温度不断升高,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 石蜡:熔化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