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6454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89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课内,答案,练习,选题,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课内阅读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选段,完成检测。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   。 2.下面关于选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画横线句子主要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B.从“大吼”“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中,可以看出战士们对敌人充满仇恨。 C.“沉着”“全神贯注”等词语表现了战士们作战时心里有些紧张但精神高度集中。 D.从画横线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作战时的英勇无畏。 3.选段运用了   的写法,既描写了人物群体,也描写了每位战士。其中第   (填序号)句是“面”,是对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整体描写;第   (填序号)句是“点”,是对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具体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4.选段的第⑦句和第⑧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②“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③“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④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⑤____你知道吗____桑娜说____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____ ⑥“哦?什么时候?” ⑦“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⑧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⑨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⑩“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第②段桑娜脸色发白的原因是:   。 7.选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B.声音延长。 C.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D.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8.选文中桑娜有两次沉默,这两次沉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 9.通过桑娜和丈夫的对话,你体会到他们是怎样的人?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提 擎)着红旗,有的(提 擎)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陈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 直奔)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0.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1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12.从画波浪线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