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7895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运动和相互作用 第3节 压强 易错点培优专题(1)(含解析)

日期:2025-11-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2371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易错,专题,点培,压强,上册
  • cover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运动和相互作用 第3节 压强易错点培优专题(1) 易错点一、压力 例1:(2024七下·吴兴期末)下列力的示意图中,表示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例2:(2025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是B放在水平桌面上,A放在B上面,A、B重力分别为GA=10N,GB=20N,,则A对地面的压力和B对桌面压力分别为(  ) A.30N 0N B.0N 30N C.10N 20N D.10N 30N 变式训练 1.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 C.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2.如图所示,物体G重为6 N,物体M重为4 N,力F为4 N。在下列各图中,物体G与水平地面或竖直墙面接触处的受力面所受到的压力为4N的是(  ) A. B. C. D. 3.(2025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是小方堆的石头塔,三块石头的重力分别为GA=10N,GB=20N,GC=30N,则A对地面的压力和C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 A.10N 30N B.10N 60N C.0N 60N D. 0N 30N 易错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1:(2024七下·诸暨期末)小敏利用海绵、小方桌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B.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C.探究过程的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例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子、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甲、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子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子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丙所示.通过对图甲、丙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通过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小华前后两次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若图乙中小桌子对海棉的压强是 p乙,图丙中小桌子对木板的压强是 p丙 ,则 p乙  p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例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图   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   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的面积是0.5 mm2,两手指均用2 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在手指处产生的压强为   Pa。 例4:为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200g细沙置于烧杯中; ②将气球置于装置内,将烧杯中的细沙缓缓倒在木板B上,直至气球刚好破裂,称量烧杯中剩余细沙的质量,重复实验3次,并记录平均值; ③改变木板A上塑料钉的数量,用完全相同的气球重复步骤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组别 塑料钉数量/枚 细沙的总质量/g 烧杯中剩余细沙的质量/g 1 4 200 152 2 6 200 136 3 8 200 117 4 10 200 95 (1)为完成本实验,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为   。 (2)小明选择细沙而不选择砝码来完成实验的原因是   。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实验能否得出“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 例5:(2024七下·南浔期末)我国生产的某型号的重型卡车,空载时质量2×104kg,最大载货量4×104kg,满载时每只轮胎行驶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3,共有轮胎个数为16个。当它匀速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是其总重的0.2倍。则: (1)卡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    (2)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