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3 常见的盐(第2课时) 考点梳理 一、复分解反应 1.定义:两种 互相 ,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2.通式:AB + CD = AD + CB 3.特征:“ , , , , ” 发生在两种化合物间,反应前后元素或原子团互相交换, 各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不变。 反应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或 或 生成。 四大基本反应 反应类型定义表达式化合反应两种或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A + B+···=C分解反应一种反应,我生成两种或以上生成物A=B + 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A + BC=B + AC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A B + CD=AD + CB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①酸+金属氧化物→ + ②酸+碱→ + ③酸+盐→ + ④碱+盐→ + ⑤盐+盐→ + 发生条件:反应物 ,反应物 或 ,无酸参与反应时,反应物 溶。 生成物中有 或有 或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二、溶解性表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 ;反应物要求“ , ”; 复分解反应仅仅是指反应物为 、 、 之间的互换反应。 2.会背溶解性表(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 ⑴ 盐[K+]、 盐[Na+]、 盐[NH4+]、 盐[ NO3ˉ]都可溶; ⑵[Clˉ]盐酸盐中只有 ↓, [SO42-]硫酸盐中只有 ↓; ⑶[CO32ˉ]碳酸盐中只有 、 、 可溶; ⑷[OHˉ]碱中只有 、 、 、 、 可溶; ⑸常见八大沉淀:白色沉淀 ↓、 ↓、 ↓、 ↓、 ↓、 ↓,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 三、盐的化学性质 反应现象及方程式①与某些金属反应 盐+金属→ + (置换反应) 盐必须可溶;金属单质(K、Ca、Na除外)的活动性要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CuSO4+Fe = 现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gNO3+Cu = 现象:有 物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 ②与酸反应 盐+酸→ + ( 反应) 有沉淀、气体生成HCl+AgNO3 = AgCl↓+2HNO3 现象:有 沉淀生成 H2SO4+BaCl2 = BaSO4↓+2HCl 现象:有 沉淀生成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现象:有 产生③与碱反应 盐+碱→ + ( 反应) 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有 Na2CO3+Ca(OH)2 = 现象:有 沉淀生成 2NaOH+CuSO4 = 现象:有 沉淀生成,溶液由 变为 ④与某些盐反应 盐+盐→ + ( 反应) 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Na2CO3+CaCl2 = 现象:有 沉淀生成 Na2SO4+BaCl2 = 现象:有 沉淀生成 四、总结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理解规律,了解所用的试剂和部分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溶液,Ca(OH)2+Na2CO3= 。(沉淀法) 或氢氧化钡溶液,Ba(OH)2+Na2CO3= 。(沉淀法) 硝酸钠[碳酸钠]: ●稀硝酸,Na2CO3+2HNO3= 。(气体法) 或硝酸钡溶液,Na2CO3+Ba(NO3)2= 。 或硝酸钙溶液,Na2CO3+Ca(NO3)2= 。 氯化钠[碳酸钠]:●稀盐酸,Na2CO3+2HCl= 。(气体法) 或氯化钡溶液,Na2CO3+BaCl2= 。 或氯化钙溶液,Na2CO3+CaCl2= 。 硫酸钠[碳酸钠]:●稀硫酸,Na2CO3+H2SO4= 。(气体法) 氯化钠[氢氧化钠]:●稀盐酸,NaOH+HCl= 。 (中和法) 或氯化铜溶液,2NaOH+CuCl2= 。 硫酸钠[氢氧化钠]:●稀硫酸,2NaOH+H2SO4= 。(中和法) 或硫酸铜溶液,2NaOH+CuSO4= 。 硝酸钠[氢氧化钠]:●稀硝酸,NaOH+HNO3= 。(中和法) 或硝酸铜溶液,2NaOH+Cu(NO3)2= 。 盐酸[硫酸]:●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 。 硝酸[硫酸]:●硝酸钡溶液,H2SO4+Ba(NO3)2= 。 硫酸亚铁[硫酸铜]:铁粉,Fe+CuSO4= 。 五、 碱的变质 1.NaOH变质的探究 (1)NaOH变质的原因:NaOH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NaOH是否变质 ①分析:从NaOH变质的原因分析,变质的NaOH中含有Na2CO3,因此只需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②试剂选择:选择能与CO32-发生明显反应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