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目标”中 中“我与国家和社会”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此外,还包括了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知道其是一把双刃剑,理解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措施,增强风险意识等。 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世界,了解世界当今局势,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本框从世界发展趋势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分别梳理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及影响。帮助学生认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会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关注国家安全。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来优秀文化的态度。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进入认识发展的新阶段,他们渴望了解世界,并开始关注世界正在发生的大事。他们能够认识到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但对其具体表现认识不足;他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与世界息息相关,但无法明确其具体联系;他们能够体会到世界文化是多样的,但对其差异和态度思考较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本课的重点,是基于学生的现实学情确立的。学生能够认识到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措施认识不足。因此,将本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案例,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多样文化带给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各种好处。 (2)健全人格: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 (3)责任意识:通过设计一款机器人活动,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了解和认识世界。 设计思路 总议题 机器人何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智能机器人●如何看世界特征? 情境一:2025年8月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获全球28家国际机构支持,527位国外嘉宾、1731位外籍人士参与;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与中国优必选、深圳宇树等同场竞技,新加坡企发局发布29项采购需求,东盟、尼泊尔等也抛出应用场景需求。 与上届大会相比,仅一年时间,参展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就从27家增长到50家,机器人展品数量从600多件增长到1500余件,新品数量从60件增加到100余件。巨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走进工业,农业,零售,居家服务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任务一:材料体现了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世界? 知识一:这是一个开放、互动、紧密联系的世界。 议题二:宇树科技●如何析经济全球化? 情境二: 宇树机器人部分核心零件需从国外采购,比如高端谐波减速器,此前曾依赖日本哈默纳科;高端AI算力芯片(含SOC、GPU等)因技术门槛高,短期内仍需国外供应;电池方面,有松下、三星等国外品牌参与;空心杯电机领域,瑞士Maxon也是其潜在采购对象,不过部分零件已逐步转向国内供应商。 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已经进入52个国家的水电站、炼油厂和考古现场。例如在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油轮甲板上进行腐蚀检测,在埃及金字塔考古现场进行激光雷达扫描,在新加坡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